[实用新型]立磨进风道导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2029.1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3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莫晓忠;朱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力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B02C2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314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磨进 风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磨进风道导料机构,属于水泥生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立式磨机,返料口一般设有两个,工艺设计时一般只利用右返料口进行返料,左返料口不设置返料装置,因为左返料口处进风口与壳体处开进风道,设备运行过程中,物料从上部往下掉时,很容易从开口处进入左返料口,时间一长该口子很容易堆料,影响了进风量,直接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堆料、结构简单实用的立磨进风道导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立磨进风道导料机构,包括左返料口和右返料口,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左返料口中壳体开口位置设置有导料锥形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料锥形板的锥形角度为30度,高度2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料锥形板的宽度比壳体开口的宽度大400mm,两边各200mm。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返料不良现象,在左返料口处的进风道与壳体开口位置增设导料锥形板,使返回的物料落到锥形导料板上后顺利进入中壳体返料区域,不再使返回物料进入左返料口,从而不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跟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磨机进风道导料机构,能够优化返料装置,使返料顺畅、合理,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由左返料口3和右返料口2组成,左返料口3和右返料口2分别设置在磨体1的顶端两侧,左返料口3与磨体1的壳体4共同形成进风道6,在左返料口3中,、壳体4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料锥形板5,导料锥形板5斜向上伸入进风道6中,导料锥形板5的锥形角度为30度,高度200mm,导料锥形板5的宽度比壳体4开口的宽度大400mm,两边各宽出200mm。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力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力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