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2185.8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7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沈锦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12 | 分类号: | A47L5/12;A47L9/00;A47L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400浙江省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手持式吸尘器是家用吸尘器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外型轻巧,操作方便,使用范围比较广等特点,存在一定的市场潜力。如专利号为ZL96121787.1的中国发明专利《带有可转动吸嘴的手持式吸尘器》(授权公告号:CN1133395C),又如专利号为ZL200620152303.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可折叠的手持式吸尘器》(授权公告号:CN201019670Y),类似的还可参见CN2812826Y,CN101095604A,CN1911151A,CN1727233A等。
但是传统手持式吸尘器也有自身的缺点:第一,整体重量较大,用户长时间拿着吸尘器使用会感觉比较吃力,吸尘器一般包括电机、机壳、集尘箱、过滤器、吸头等,如果有水过滤功能的,还具备水杯,由于产品设计紧凑,所有的部件都会设计在一起,用户需要手持才能完成吸尘;第二,噪音污染严重,由于在使用用户是手拿着吸尘器,吸尘器距离人的面部较近,电机工作产生的噪音与用户的耳朵近距离,引起的噪音污染比较大;第三,灰尘和细菌容易进入用户身体,尽管吸尘器具有灰尘过滤系统,但是出风仍然会有细小的灰尘出来,或者把清洁的表面灰尘细菌吹起来,而人体距离吸尘器非常近,会进入呼吸系统,所以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手持轻便的手持式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电机噪音较少的手持式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出风时对人体呼吸系统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手持式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机壳、集尘箱、电机和吸头,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集尘箱和电机设于前述机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头与所述的机壳通过一软管连接,所述的吸头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遥控开关。
进一步,所述吸头的底部吸口处设有一滚刷,所述的吸头内部设有一用于驱动前述滚刷转动的电动机构,所述软管的管壁上具有导电线,所述的吸头上设有一控制开关,所述的电动机构、导电线及控制开关组成一控制回路。
所述吸头的底部靠近所述滚刷设有一用于杀菌的紫外线灯,该紫外线灯串联于所述的控制回路中。在吸口处进行即时杀菌,有利于空间卫生。
作为改进,所述吸头的上端面具有握柄部。
作为改进,所述的机壳上装有便于移动的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机壳与吸头分体设计,吸头重量较轻长时间也不会感觉吃力;机壳距离用户有一段距离,噪音污染减少,机壳出风口内的灰尘和细菌远离用户身体,不易受到侵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吸头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机壳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机壳1、集尘箱8、电机9和吸头2,机壳1具有进风口12、出风口11及便于移动的滚轮10,集尘箱8和电机9设于机壳1内,吸头2与机壳1通过一软管5连接,吸头2上端面设有遥控开关3和控制开关4,遥控开关3用于控制电机9的启闭。便于手持,吸头2的上端面具有握柄部21。
吸头2的底部吸口处22设有一滚刷7和靠近该滚刷7的紫外线灯6,紫外线灯6用于杀菌,吸头2内部设有一用于驱动滚刷7转动的电动机构(图中无显示),软管5的管壁上具有导电线(图中无显示),电动机构、紫外线灯6、导电线及控制开关4组成一控制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