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间相位调制抗干扰雷达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2556.2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敏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7/285;G01S7/2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位 调制 抗干扰 雷达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脉间相位调制抗干扰雷达接收机。
背景技术
雷达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和处理雷达发射后反射回来的回波。对于弱反射率目标雷达,如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很多时候由于回波强度较弱,很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尤其是风廓线雷达,其灵敏度需比一般雷达要高40~50dBm,同时其所使用的频段为UHF或P波段,和通信系统所采用的频率较为接近,极易受到通信设备的有源干扰。为解决风廓线系统高灵敏度和抗干扰性的矛盾,风廓线雷达须采用抗干扰设计。天气雷达在探测晴空风场时,回波也非常弱,容易受到干扰。当前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抗干扰研究,本质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结构设计或发射波形控制方法,使干扰不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收机中;另一种是当干扰进入雷达接收机后,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不同特性加以区分。从雷达接收机技术角度,雷达抗有源干扰最常用的技术为频率捷变以及杂波分析和发射选择控制(JATS)技术,接收机首先分析干扰频率分布,然后控制系统发射频率避开干扰频率,从而使干扰不能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收机(参见参考文献1)。接收机反无源干扰一般采用信号处理数字滤波方式,即动目标显示(MTI)或动目标检测(MTD)技术。
采用频率捷变抗有源干扰,实现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本振具有调频功能,频率源实现较为复杂,同时为了电磁兼容性,雷达的发射频率受到申请频率带宽分配的限制,很多时候不允许发射频率具有较大的跨度。采用MTI或MTD抗有源干扰并不适用,因为有源干扰和雷达回波是非相参的,无法采用滤波方式。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出现了采用相位编码方式抗有源干扰,其优点是可以保持雷达的发射频率不变,仅利用模拟或数字移相进行脉内和脉间移相,然后通过数字脉压等信号处理手段改善信干比。为了充分利用雷达脉间积累效果,现有技术在发射端产生脉间伪随机码序列,利用该类码字对发射脉冲进行相位调制,同时保存对应的调制码字,接收信号时信号处理器利用保存的码字对回波进行相反方向的移相处理,还原相参回波信号,后续处理提高了回波的信干比,从而达到抑制有源干扰的目的。
传统相位调制抗干扰雷达接收机产品实现结构如图1所示,首先由M序列伪随机码发生器(7)产生的相位码输出连接至移相器(2)的输入端,本振(1)输出端连接至移相器的输入端,移相器输出端连接至脉冲调制(3)输入端,调制器产生激励脉冲连接至雷达发射系统。回波则依次通过LNA(5)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6),数字移相(8)后还原为正常的回波信号。本振信号输出分别连接至移相器输入端和下变频输入端。
该实现的缺点是需要接收和发射码字之间的同步,同时消耗信号处理器的处理能力,而不同的移相器特性需要不同的相位表,增加了雷达接收机的复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间相位调制抗干扰雷达接收机,通过接收和发射共用一个移相器的特殊结构实现雷达的脉间相位调制抗干扰接收。该雷达接收机下变频所采用的本振参考信号为移相后的本振信号,利用模拟运算实现抗干扰雷达接收机回波信号的还原,相对于现有抗干扰雷达接收机方案,仅通过结构上的改变而不增加系统部件,且发射和接收系统无需同步控制,抗干扰功能在接收前端独立完成,无需信号处理器的参与,大大简化了雷达接收机,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脉间相位调制抗干扰雷达接收机可按下述方式实现,包括本振、移相器、脉冲调制、LNA、下变频、优化码表。所述优化码表的输出端连接至移相器的控制输入端,所述移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脉冲调制的信号输入端,脉冲调制输出端输出激励信号连接至雷达发射系统。来自雷达系统的同步信号分别输入至优化码表和脉冲调制控制输入端,优化码表产生和脉冲同步的移相器相位控制码。回波信号依次通过LNA,下变频,输出还原后回波信号至后续信号处理系统。移相器移相后的本振信号输出连接至下变频的本振参考输入端。该产品的主要特征是移相器输出两路移相后本振信号并分别连接至脉冲调制和下变频,发射激励脉冲信号来自移相后脉冲调制输出,下变频本振参考输入信号为移相后本振信号,抗干扰功能在前端独立完成,接收和发射之间无需相位码字同步连接存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脉间相位调制抗干扰雷达接收机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脉间相位调制抗干扰雷达接收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脉间相位调制抗干扰雷达接收机的实现如附图2所示。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敏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敏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震计标定信号发生装置
- 下一篇:轴承多级热熔断传感器及其所构成的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