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效防戳穿外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2635.3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6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柏年 |
主分类号: | B60C9/16 | 分类号: | B60C9/16;B60C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章翠云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效防 戳穿 外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的外轮胎,具体的说是一种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防止被尖锐物体戳穿的外轮胎。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上,但是一旦轮胎被尖锐物体戳穿,就必需补胎、打气后才能继续使用,这样势必会浪费许多时间,给人们的出行造成非常大的麻烦,尤其是在附近没有修车店的情况下,机动车还能更换备胎,而非机动车只能推车步行。更有甚者一些黑心的修车摊主,会在修车摊旁边的马路上洒上钉子、玻璃等尖锐物体,从而赚黑心钱。为此有些厂家将外轮胎加厚,但是这样会使尖锐物体嵌在外轮上,随着一次次的反复辗压,尖锐物体最终还是会将外轮胎戳穿,并未起到防戳穿的效果。中国专利局2006年6月21日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0420110272.9”的“一种防戳轮胎”,它包括内胎、外胎以及两者之间的防戳带,这种产品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序上保护内胎不被戳穿,但是外胎戳穿后尖锐的物体会进入外胎内,从而在使用中会持续性地造成对防戳带和内胎的磨损,并且防戳带的安装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被尖锐物体戳穿的外轮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多效防戳穿外轮胎包括外侧均布有突肩的胎面以及复合于胎面内的防戳层,所述的防戳层与胎面之间设置有外层丝绳圈,该外层丝绳圈通过复合胶复合在防戳层与胎面之间。
所述的防戳层由一层韧性较好的J340PP塑料和一层弹性较好的缓冲胶复合组成。
所述的防戳层内侧设置有内层丝绳圈,该内层丝绳圈通过复合胶复合在防戳层上。
所述的丝绳圈为金属丝绳螺旋密集盘绕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防戳层采用J340PP塑料和缓冲胶的配合,使戳入胎面的尖锐物体遇到防戳层时阻挡,在缓冲胶回复力作用下,尖锐物体将滑向侧边,甚至直接弹出,有效地保证了外轮胎不被戳穿。通过外层丝绳圈的设置,可以使防戳层与尖锐物体接触时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起保护防戳层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可以有效地遏止修车摊洒黑心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效防戳穿外轮胎,它包括胎面1以及复合于胎面1内的防戳层4,所述的胎面1外侧均布有多个突肩1.1,在突肩1.1上还设置有滚花,可以加大轮胎的摩擦力。所述的防戳层4由一层韧性较好的J340PP塑料4.1和一层弹性较好的缓冲胶4.2复合组成,通过J340PP塑料4.1将尖锐物体阻挡,然后通过缓冲胶4.2回复力的作用将尖锐物体弹出,以避免尖锐物体长期对J340塑料4.1磨损。所述的防戳层4与胎面1之间设置有外层丝绳圈6,该外层丝绳圈6是通过金属丝绳沿胎面1内圈螺旋密集盘绕形成,并通过复合胶5将其复合在胎面1与防戳层4之间。通过外层丝绳圈6的设置,可以使防戳层4与尖锐物体接触时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对防戳层4起保护作用。所述的防戳层4内侧设置有内层丝绳圈2,该内层丝绳圈2是通过金属丝绳沿防戳层4内圈螺旋密集盘绕形成,并通过复合胶3将其复合在防戳层4上。内层丝绳圈2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温度过高时车轮的内胎与防戳层4粘合。
制造时,先需要一个与外轮胎内腔相匹配的模具,将金属丝绳盘绕在该模具上形成内层丝绳圈2,然后复合胶3平整地置于纸或布上,再将其包覆于内层丝绳圈2的外侧,取下纸或布。接着将缓冲胶4.2和J340PP塑料4.1依次复合在复合胶3外侧,然后在J340PP塑料4.1的外侧再用同样的方法包覆一层复合胶5,将金属丝绳绕装于复合胶5上形成外层丝绳圈6,最后复合上胎面1,即完成了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柏年,未经李柏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