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桩钢筋笼下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3340.8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郑为成;吴维忠;曾平喜;唐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舟山连岛工程建设指挥部;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B66F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6032 浙江省舟山市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钢筋 下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桩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将钢筋笼下放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深水或深海建桥时都需要用钢护筒打钻孔桩。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钢护筒内的钢筋笼一般要分节接长下放,当某节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其后与之连接的单节钢筋笼再次起吊下放时,需要将先前下放到位的钢筋笼进行临时固定,以方便后续下放的钢筋笼连续接长操作。当桩基钢筋笼重量较轻时,通常采用小型扁担梁将钢筋笼平担在施工平台上或钢护筒的顶端,其缺陷是当钢筋笼重量较重时,扁担梁截面形式过小,容易造成钢筋笼失稳掉落桩孔内,且钢筋笼位置和形态难以控制,位置难以控制是因其自重导致下沉,形态是因其自重压力下钢筋笼容易变形。
由此可设计一可移动的下放平台,在桩基钢筋笼接长下放过程中,以及混凝土灌注之前,用于替代起重设备承受桩基钢筋笼(最重达90t)的自重,避免了扁担梁支撑和卸扣钩挂的缺点,使得桩基施工质量更加可靠。设计的原则是考虑周转通用并方便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具体是钢筋笼接长下放过程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承重力好,便于钢筋笼定位且不易变形,使施工更加方便的钻孔桩钢筋笼下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钻孔桩钢筋笼下放装置,包括至少2个钢丝绳下放架和与钢丝绳下放架数量匹配的连接吊板,钢丝绳下放架设置在钢护筒的顶部,连接吊板焊接在钢筋笼上;每个钢丝绳下放架上均绕设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吊耳,吊耳与连接吊板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绳下放架是4个,分别规则的设置在钢护筒顶部;连接吊板是4个,规则的焊接在钢筋笼上,其位置与钢丝绳下放架对应。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钻孔桩钢筋笼下放装置,通过钢丝绳下放架上钢丝、吊耳、连接吊板带动钢筋笼平稳下放,整个装置承重力好,便于钢筋笼定位而且不易变形,可以使施工更加方便。该钻孔桩钢筋笼下放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非常适合钢筋笼接长下放过程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钻孔桩钢筋笼下放装置,包括至少2个钢丝绳下放架5和与钢丝绳下放架5数量匹配的2个连接吊板2。钢丝绳下放架5设置在钢护筒4的顶部,连接吊板2焊接在钢筋笼1上;每个钢丝绳下放架5上均绕设钢丝绳6,钢丝绳6的一端固定连接吊耳3,吊耳3与连接吊板2可拆卸连接。
上述钢丝绳下放架5最好是4个,以钢护筒为圆心分别规则的设置在钢护筒4的顶部,连接吊板2是4个,规则的焊接在钢筋笼1上,其位置与钢丝绳下放架5对应,4个钢丝绳下放架5控制钢筋笼1下放,整个过程更加平稳和安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较好的实施方式,凡采用本技术方案描述的构造、特征及在其精神原理上的变化、修饰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舟山连岛工程建设指挥部;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舟山连岛工程建设指挥部;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3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