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湿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3822.3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98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军明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浙江省慈溪市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化装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气湿化装置。
(二)背景技术
输氧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氧气进行湿润,以防止干燥氧气对病人呼吸黏膜的损坏。现有的氧气湿化装置包括包括氧气计量器和氧气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具有从其上端面伸入其内的输氧湿化杆;氧气计量器包括包括座体、位于所述座体上的流量计、流量调节阀和进气插头,氧气经计量后经过输氧湿化杆进入瓶体即被湿润。氧气计量器与湿化杆之间螺纹连接,氧气计量器与氧气湿化瓶之间的拆装十分麻烦,使用不便,因此专利号为200820164329.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和申请号为200810121040.6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氧气湿化装置,其在氧气计量器的座体的下端固接快速接头,输氧湿化杆的上端与快速接头可拆卸地插接式连接,实现了氧气计量器与氧气湿化瓶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拆卸。但是其还存在的缺点在于:快速接头上没有安全保险阀装置,因此若氧气气压过高时气压无法外泄,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氧气湿化装置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更安全的氧气湿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氧气计量器和氧气湿化瓶,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具有从其上端面伸入其内的输氧湿化杆,所述的氧气计量器还包括有快速接头,所述的快速接头固接于所述氧气计量器的座体的下端,所述的湿化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快速接头可拆卸地插接式连接,该快速接头具有纵向贯穿的通气孔,所述的快速接头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通气孔联通的安全通气孔,所述的安全通气孔上设有安全保险阀。
进一步,所述的安全保险阀为一箍紧在所述快速接头上的硅胶套,所述的硅胶套覆盖所述的安全通气孔。
或者安全保险阀的具体形式也可以为:所述安全通气孔的头部的出气口处螺纹连接有出气头,所述的出气头贯穿有轴向的出气孔;所述安全通气孔的内壁的尾部设有凸肩,所述的凸肩上靠设有堵头,所述的堵头与所述的凸肩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的堵头与所述的出气头之间设有压簧。优选堵头的外径小于所述安全通气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快速接头上设置安全保险阀,当氧气的气压过大时可通过该安全保险阀将气压外泄,更进一步确保了使用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快速接头的示意图。
图3是另一快速接头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一种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氧气计量器1和氧气湿化瓶2,所述的氧气湿化瓶2具有从其上端面伸入其内的输氧湿化杆,所述的氧气计量器1还包括有快速接头3,所述的快速接头3固接于所述氧气计量器1的座体的下端,所述的湿化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快速接头3可拆卸地插接式连接,该快速接头3具有纵向贯穿的通气孔4,所述的快速接头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通气孔4联通的安全通气孔5,所述的安全通气孔5上设有安全保险阀。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保险阀为一箍紧在所述快速接头3上的硅胶套6,所述的硅胶套6覆盖所述的安全通气孔5。
当氧气的气压过大时氧气通过安全通气孔向外排,将硅胶套6鼓起,从而达到外泄卸压的目的。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3、图4,一种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氧气计量器1和氧气湿化瓶2,所述的氧气湿化瓶2具有从其上端面伸入其内的输氧湿化杆,所述的氧气计量器1还包括有快速接头3,所述的快速接头3固接于所述氧气计量器1的座体的下端,所述的湿化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快速接头3可拆卸地插接式连接,该快速接头3具有纵向贯穿的通气孔4,所述的快速接头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通气孔4联通的安全通气孔5,所述的安全通气孔5上设有安全保险阀。本实施例中安全保险阀的具体形式为:所述安全通气孔5的头部的出气口处螺纹连接有出气头7,所述的出气头7贯穿有轴向的出气孔8;所述安全通气孔5的内壁的尾部设有凸肩,所述的凸肩上靠设有堵头9,所述的堵头9与所述的凸肩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0;所述的堵头9与所述的出气头7之间设有压簧11。
当氧气的气压过大时氧气通过安全通气孔向外排,将堵头9外推,堵头9不再密封安全通气孔5,从而气体可经由安全通气孔5和出气头7的出气孔8流出,实现卸压。转动出气头7可实现卸压的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堵头9的外径小于所述安全通气孔5的直径,卸压时气体的流动更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军明,未经孙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3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超微粉碎系统
- 下一篇:新型冲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