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4593.7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姜卫平;姜笑天;朱月华;黄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卫平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施工 建筑 墙体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砌块,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施工、施工精确、环保的建筑墙体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房屋均为框架架构,其内墙的分割,一般采用砌块、空心砖等。用于墙体内墙的墙体砌块、空心砖等种类众多、效果不一。目前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有效的控制墙体误差,且兼顾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如果砌块或砖的结构不便于施工,其结果必然带来在施工中的大量浪费,例如边角料的增多等。
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已被禁止开采,而建筑物的建造依旧需要大量的使用自然资源,因此使用可再生的、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已成为首选。
绝大多数砌块或砖头之间的固定、连接均需要使用粘合剂,例如砂浆。而砂浆中的黄沙等为不可短时间内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能从江河中采集,如果利用机械破碎制作,其成本将大大增加。
虽然有很多文献公开了不使用粘合剂的建筑用砌块组合,但其复杂的结构和高昂的成本导致其不易被推广和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砌块之间的结合、连接需要使用粘合剂等缺陷,从而设计了一种不使用粘合剂固定砌块,而是使用插销固定砌块的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砌块厚度与宽度为固定值,砌块上设置有两个同心孔,每个同心孔设置在宽度的中心位置,各个同心孔与其相邻短边的距离为固定值;砌块之间采用插销连接;插销长度小于等于砌块厚度。
上述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作为优选,所述的建筑墙体砌块包括标准砌块、子砌块、母砌块。
上述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作为优选,所述的标准砌块中的同心孔与砌块短边的距离分别为四分之一、四分之三。
上述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作为优选,所述的子砌块中的同心孔与砌块短边的距离为二分之一。
上述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作为优选,所述的母砌块中的同心孔与砌块短边的距离为子砌块长度的二分之一。
上述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作为优选,所述的插销为软质材料,且插销直径与同心孔相同。软质材料可为EPS泡沫板等,其目的是使插销能顺利的连接砌块而又不使插销折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砌块采用标准大小,长宽高均为固定值,在施工过程中只需将底层砌块按照标准砌好,上层砌块不需要再进行测量即可进行施工,而砌块的水平位置不会偏离。
2.砌块之间采用插销连接,大大加快了施工的效率,砌块的固定是采用墙面砂浆固定,因此插销的强度不影响墙体整体的强度。
3.插销采用废旧塑料等回收物进行施工,非常环保,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标准砌块与插销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子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母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标准砌块、子砌块、母砌块组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标准砌块,2、同心孔,3、插销,4、子砌块,5、母砌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便于施工的建筑墙体砌块,砌块厚度与宽度为固定值,砌块上设置有两个同心孔2,每个同心孔设置在宽度的中心位置,各个同心孔与其相邻短边的距离为固定值;砌块之间采用插销3连接;插销长度小于等于砌块厚度。建筑墙体砌块包括标准砌块1、子砌块4、母砌块5。标准砌块中的同心孔与砌块短边的距离分别为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子砌块中的同心孔与砌块短边的距离为二分之一。母砌块中的同心孔与砌块短边的距离为子砌块长度的二分之一。插销为软质材料,且插销直径与同心孔相同。软质材料可为PVC废弃塑料管、废弃橡胶管等等。在使用时,标准砌块通过插销互相连接,在墙体的边角处,使用子切块进行连接。当墙体需要加厚或者砌成空心墙体以增加保温效果,或者需要在墙体内填充保温材料时,可使用母砌块,母砌块的宽度与厚度与标准砌块相同,长度可根据需要设定,母砌块用于固定两面临近墙体。其效果见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卫平,未经姜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45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