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立式多层共挤膜输液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4690.6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8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东;金晓;刘水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乾康 |
地址: | 325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多层 共挤膜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袋,尤其是多层共挤膜为材料制作的可直立的输液袋。
背景技术
多层共挤膜是一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具有无毒、质轻、耐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并具有很低的透水性、透气性及迁移性等优点,符合欧洲药典、日本药典及美国药典的标准,适用于绝大多数药物的包装,所以近年来,使用多层共挤膜制成的输液袋逐步取代钠钙玻璃瓶、聚丙烯塑料瓶,成为大容量注射剂首选的包装材料,但是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的加药工序却存在以下医疗隐患:医护人员在开启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后,需要腾出手去拿消毒棉签和药品,由于软性的多层共挤膜输液袋无法在桌面上直立,所以医护人员只能暂时将其搁置在特定的架子或者塑料筐上,或者将其平放到桌面上,此时输液袋的加药口会因接触架子等搁置器具或接触桌面而受到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避免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在加药过程中被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直立不倒的多层共挤膜输液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立式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包括轮廓为长方形的袋体,所述袋体具有主体部,袋体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对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部,各支撑部的内腔均与主体部的内腔相贯通,各支撑部具有相对袋体底边倾斜的压边,各压边与袋体底边形成30度~60度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袋体左右两侧设置的一对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部,当输液袋注入一定量的药液时会经主体部内腔流向两侧的前后支撑部内腔,使四个支撑部膨胀撑开,同时由于底部压边的存在,在四个支撑部膨胀后压边能起到限制和引导支撑部底部形变的作用,使袋体在注入药液后其底部呈现近似四边形的的平坦端面,从而使得医护人员配液时不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将输液袋稳定地直立于桌面上,避免输液袋被二次污染,消除多层共挤膜输液袋的加药工序中的医疗隐患,给医护人员带来便利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直立式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实施例加入药液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实施例,包括轮廓为长方形的袋体1,所述袋体1具有主体部11,袋体1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对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部12,共计四个支撑部12,各支撑部12的内腔均与主体部11的内腔相贯通,各支撑部12具有相对袋体1底边倾斜的压边121,所述各压边121与袋体1底边形成30度~60度的夹角。本实施例袋体1边缘和压边121都是热压成型的,袋体1边缘和压边121相对袋体1来说会有少许的硬度,所以当药液加入后,如图1、图2所示,药液在自重力作用下,经主体部11流入四个支撑部12,支撑部12注入药液后膨胀撑开,四个支撑部12的压边121下坠,直至与袋体1底边接近重合而呈现同一平面,受压边121的硬性牵制,袋体1底部出现近似四边形的平坦的端面,从而能使本实施例直立于水平面之上。
如图1所示,支撑部12的压边121与袋体1底边均优选形成45度的夹角,所述的角度能在袋体1加药后使其底部最接近四边形形状,有利于加药后使袋体1底面更平整,从而使本实施例直立更稳定。
上述实施例整体使用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多层共挤膜所制成,未装药液时可以折叠平放,运输与储存时能节省一定空间,多层共挤膜可优选为目前很常见的五层共挤膜,其内层到外层依次是:改性乙烯或丙烯聚合物、聚乙烯、聚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多酯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东;金晓;刘水,未经张卫东;金晓;刘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4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枪式放射性粒子植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幕墙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