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雨阳棚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5255.5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9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林 |
主分类号: | E04F10/08 | 分类号: | E04F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雨阳棚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使用的组合式雨阳棚,属于雨阳棚技术领域。
背术景技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雨阳棚在制作时,一般都是根据需要安装雨阳棚,其 不足之处是必须焊接成成品,运输安装不便,因采用现场制作,外观调节灵活 性差,生产效能低等缺点无法规模化生产,虽有个别的组合式雨阳棚但部件过 多组装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大规模生产、并且制作、安装都方便 的组合式雨阳棚,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主要由棚架(1)和串杆(2)组成;六 根串杆(2)套插数个棚架(1)的直杆孔(6)和两连孔(7);其中两根套插了 棚架(1)的串杆(2)一端分别套接转接(3)的一端其转接(3)棱角处为内 凹方向,串杆(2)另一端在套接另两个转接(3)其转接(3)棱角处为外凸方 向;另外四根套插了棚架(1)的串杆(2)分别与凹方向和凸方向的转接(3) 口对接;各套插对接点用铆钉固定;两头敞口处装封头(4);在把雨阳瓦(5) 铆接于组装后的棚架(1)上端;最后通过棚架(1)固定孔固定于墙体。
根据上述组装方法,可不装凹方向和凸方向的转接(3)及四根串杆(2)、 棚架(1)部分,装后成直棚;可不装凸方向转接(3)及串杆(2)、棚架(1) 部分,装后成凹面转接(3)棚;可不装凹方向转接(3)及串杆(2)、棚架(1) 部分,装后成凸面转接(3)棚;所述棚架(1)由一根直杆和两根弧形杆组成 的一个牛角形架体,直杆一端焊接有插孔插孔与雨阳瓦(5)连接的一方向开有 雨阳瓦(5)固定孔,直杆另一端焊接有倒L形墙体固定扒耳;两根弧形杆一端 并在一起端头与一个插孔焊接,插孔与雨阳瓦(5)连接的一方向开有雨阳瓦(5) 固定孔,弧形杆另一端分开,分别是与直杆插孔的一则处焊接,另一根弧形杆 和直杆另一端的内则处焊接;扒耳开有墙体固定孔;所述转接(3)为金属材料 做成的L形联接件并且开有铆接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雨阳棚相比, 本实用新型采用标准件铆接组合结构的方式,组合部件更少安装更便捷,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具有便于大规模生产、并且制作、安装都方便的优点;并且 更加安全和美观的优点,,制作可直接采用专业厂生产的成品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雨阳棚主视图。
图2是棚架的立体图。
图3是转接的立体图。
图4是封头的立体图。
图中:棚架(1)、串杆(2)、转接(3)、封头(4)、雨阳瓦(5)、直杆 孔(6)、两连孔(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六根串杆(2)套插数个棚架(1)的直杆孔(6) 和两连孔(7);其中两根套插了棚架(1)的串杆(2)一端分别套接转接(3) 的一端其转接(3)棱角处为内凹方向,串杆(2)另一端在套接另两个转接(3) 其转接(3)棱角处为外凸方向;另外四根套插了棚架(1)的串杆(2)分别与 凹方向和凸方向的转接(3)口对接;各套插对接点用铆钉固定;两头敞口处装 封头(4);在把雨阳瓦(5)铆接于组装后的棚架上端;最后通过棚架(1)固 定孔固定于墙体。
为了更加适合各种大小和墙体不同的雨阳棚安装,所述棚架(1)所装个数 可以是几个或数个,所述串杆(2)长短可调节;根据上述组装方法,可不装凹 方向和凸方向的转接(3)及四根串杆(2)、棚架(1)部分,装后成直棚;可 不装凸方向转接(3)及串杆(2)、棚架(1)部分,装后成凹面转接(3)棚; 可不装凹方向转接(3)及串杆(2)、棚架(1)部分,装后成凸面转接(3)棚; 所述棚架(1)由一根直杆和两根弧形杆组成的一个牛角形架体,直杆一端焊接 有插孔插孔与雨阳瓦(5)连接的一方向开有雨阳瓦(5)固定孔,直杆另一端 焊接有倒L形墙体固定扒耳;两根弧形杆一端并在一起端头与一个插孔焊接, 插孔与雨阳瓦(5)连接的一方向开有雨阳瓦(5)固定孔,弧形杆另一端分开, 分别是与直杆插孔的一则处焊接,另一根弧形杆和直杆另一端的内则处焊接; 扒耳开有墙体固定孔;所述转接(3)为金属材料做成的L形联接件并且开有铆 接孔。可供安装窗户雨阳棚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林,未经余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5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照明灯六棱锥反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房屋节能调光遮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