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阻尼线挤制模头线体引出口万向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5393.3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朝翔;李家正;吴兴林;杨建国;李先序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B29C47/2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阻尼 线挤制模头线体 引出 万向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阻尼线挤制模头线体引出口万向调节装置,属机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阻尼线线体挤出时,其芯线与线体包覆层(胶橡胶绝缘层)内外同心度要求较高,不能出现公差允许范围的偏心,一般来说,受电压、材料、温度、挤出压力、速度等各种工艺参数变化的影响,都会使芯线在线体内出现偏心,导致产品不合格。为了解决芯线的偏心问题,需在挤出模头结构设计时就把芯线引出口设计为可调的,便于在挤出过程中,根据芯线在线体中的偏心情况,及时调整芯线引出口对挤出口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芯线在线体中的同心度要求。
目前常用的芯线引出口调节装置由套筒、引出杆、调节螺栓组成,引出杆设有与芯线挤出模头对应的中心通孔,通过其对接端的内螺纹与挤出头连接,使引出杆中心孔与挤出头中心孔同轴,套筒套装在引出杆外,与挤出头对接端以斜面及台阶接触,套筒及引出杆尾端径向设置圆周等分的调节螺栓。芯线引出口的位置调节时,通过调节螺栓,调节悬空的芯线引出杆的位置,使联接于引出杆的挤出头位置偏移来实现。这种结构的调节装置套筒与挤出头之间为平面接触,挤出头只能作上下左右的平面移动,而固定螺栓悬空调节引出杆是角度位移,因此,结构调节很不灵活,甚至出现卡死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阻尼线挤出芯线引出口万向调节装置,保证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所述线体引出口万向调节装置由套筒、引出杆、调节螺栓、芯线挤出头组成,引出杆设有与芯线挤出模头对应的中心通孔,通过其对接端的内螺纹与挤出头连接,使引出杆中心孔与挤出头线体引出口同轴,套筒套装在引出杆外,套筒及引出杆尾端径向设置圆周等分的调节螺栓,芯线挤出头与套筒对接端为对应的球面,连接后为球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可使挤出头作任意角度的位移,调节方便、灵活,不会出现卡死现象,确保芯线与挤压线体同心,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高压阻尼线挤制模头线体引出口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阻尼线挤制模头线体引出口万向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引出杆、3-挤出头、4-调节螺栓、5-球面、6-线体引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线体引出口万向调节装置由套筒1、引出杆2、调节螺栓3、芯线挤出头3组成,引出杆2设有与芯线挤出头对应的中心通孔,并通过其对接端的内螺纹与挤出头连接,使引出杆中心孔与挤出头线体引出口6同轴,套筒1套装在引出杆2外,套筒及引出杆尾端径向设置圆周等分的调节螺栓4,芯线挤出头3与套筒1对接端为对应的球面,连接后为球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5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铸造业的简便合理射砂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