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5648.6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履国;袁继维;翁启钢;余家华;王忠朝;李金泽;李剑波;黄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5/1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林九如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海绵 过程 中用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钛的生产装置,特别涉及海绵钛生产还原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镁还原四氯化钛生产海绵钛的生产中,炉型多数采用倒“U”型联合法生产,反应器大盖主要是由底板、筒体、盖板组成,在底板和盖板之间一般填充有耐火保温材料,见中国专利“一种用于镁法生产海绵钛的反应罐大盖”(专利号:200620109550.8),由于还原过程是强烈的放热反应,反应液面温度较高(一般为950℃左右),热量向大盖底板直接辐射,再通过底板热传导致上盖板,采用这种结构的大盖,不利于反应器内部的散热,易造成反应器内部散热不及时,出现产品烧结、夹心MgCl2偏多、硬块量增加、爬璧钛增加、产品结构致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生产海绵钛过程中还原期间反应器大盖散热性差的问题,设计提供了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
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主要由底板、筒体及盖板组成,在底板上设有一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设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伸至盖板外,在热交换装置与盖板之间设有耐火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热交换装置是箱状热交换器或管板热交换器,其材质是0Cr18Ni9Ti、1Cr18Ni9Ti、1Cr18Si2等耐高温合金。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大盖,在还原过程中,可向热交换装置内连续通入冷却介质,以达到从反应器大盖处进行强制散热目的,缩短还原周期。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克服了还原过程时,炉内散热不及时,造成海绵钛烧结、夹心MgCl2和硬块偏多的结构致密问题。
2、因实现了散热效果,可大大提高还原加料速度,在加入相等四氯化钛的情况下,减少还原加料时间1/3,大幅度减少了海绵钛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能源损耗。
3、由于在海绵钛坨结构得到改善,蒸馏时有利于Mg和MgCl2的挥发,且减小了蒸馏堵管率,从而减少海绵钛的蒸馏时间1/4。
4、本实用新型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时间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的热交换装置为箱状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的热交换装置为管状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筒体、3-盖板、4-热交换装置、5-耐火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主要由底板1、筒体2及盖板3组成,在底板1上设有一热交换装置4,热交换装置4设有介质入口6和介质出口7,介质入口6和介质出口7伸至盖板3外,在热交换装置4与盖板3之间设有耐火保温材料5。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的热交换装置为箱状热交换器,由一密闭箱体构成,在密闭箱体上分别设有介质入口6和介质出口7。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镁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反应器大盖的热交换装置为管状热交换器,由管经弯曲制成,一端为介质入口6和另一端为介质出口7。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大盖,在还原过程中,可向热交换装置4内连续通入冷却介质,以达到从反应器大盖处进行强制散热目的,缩短还原周期。所述冷却介质是氩气或压缩空气,而且为进一步突出散热效果,还可在直接通入水、冷冻水、液体金属或液体合金以增加散热效果。
同时,在蒸馏过程中,可向热交换装置4内连续通入温度在400℃以上的流动介质,以保证反应器大盖的温度,减少蒸馏通道的堵管率,缩短蒸馏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5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接头体组件
- 下一篇:高炉新型风口带冷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