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鲵幼苗孵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5906.0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黄晓欣;兰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定锦江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13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鲵 幼苗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设施,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品幼苗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种类之一,为我国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仅仅依靠自然保护、自然增殖的方法很难恢复大鲵的种群数量,更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必须走人工驯养繁殖的路子。
目前,人工驯养繁殖大鲵技术虽然取得了进展,但真正规模化繁殖成功的却很少;而人工孵化技术滞后是造成繁殖率低的原因之一。当前,人工孵化主要有静水孵化、流水孵化、山溪孵化等方式,但由于上述方法均没有设置水位调节装置,因此不能对水位进行调控;另外,传统方法也不便于观察受精卵的孵化情况,孵化过程中人工控制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观察方便,可调控水位的大鲵幼苗孵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水池、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水池的上方设有进水管,水池中浸浮有与该水池相通的孵化篮筐,该孵化篮筐中设有衬布;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的底部固定有出水管、设置在该出水管的出口处设有可绕该管轴线转动的弯管构成。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不仅能够通过转动弯管来改变水池的水位,而且还能够方便地排出沉积在养殖池底的污物;另外,由于采用了浸浮在水中的孵化篮筐,因此有利于对受精卵的孵化状况进行观察和管理,既可减少或避免受精卵因粘壳而造成局部溶氧不足,又降低了受精卵在微流水中因运动强度大而导致的畸形率,较好的解决了人工养殖大鲵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水池1 衬布2 孵化篮筐3 浮筒4 进水管5 弯管6出水管7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2中,水池1的底部固定有出水管7,出水管7的出口处设有可绕该出水管轴线转动的弯管6;水池1的上方设有进水管5,在水池1中放置边缘固定有浮筒4的孵化篮筐3,该孵化篮筐通过浮筒4浸浮在水中病与池水相通;孵化篮筐3中设有衬布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定锦江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贵阳学院,未经贵定锦江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5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虫剂载体
- 下一篇:一种树杆加固架的防滑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