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6057.0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9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万昶;张智勇;穆纯;邓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方 洪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尤其涉及城市公交客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客车上的座椅安装均为横向布置,即车上乘客都是朝前乘坐的,这种乘坐方式的缺点是:座椅排列的数量少,乘客上下车不方便,如靠窗的乘客要下车,靠过道的乘客须起身让出通道,因而会影响乘客上下车的交换频率;同时,横向布置的座椅占用较多的车内空间,使中间的通道较窄,这样站立乘客的数量减少,并且乘客在过道中通行困难,不利于公交客车高峰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载客量增加、换乘频率快的城市客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城市客车,包括车厢和座椅,其关键在于:在所述车厢内的中部区域设置有两列呈纵向排列布置的座椅,每列座椅的靠背紧贴对应车厢侧围的内壁,两列座椅之间形成供乘客站立及通行的过道。
本实用新型除车头驾驶区和车尾最后一排的座椅外,将车厢中部座椅的安装方式由传统的横向分体安装改为纵向排列安装,且座椅靠背紧贴车厢两侧内壁,这样压缩了座椅在车厢内的占地空间,加宽了乘客上下车的过道,在不影响乘座舒适的前提下,有效地扩展了乘客的站立空间,使得车厢内站立乘客的数量增加,乘客上下车更方便,换乘频率更快,并且座位数不减少,在设置了合理安全扶手后,站立乘客不会对座位上的乘客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了适应不同车型及特殊布局的需要,上述座椅为单人座、双人座、三人座或多人座结构,并呈纵向排列布置。
上述座椅由座椅体和座椅架组成,座椅架固定设置于座椅体的底部,并被座椅体遮掩,该座椅架通过螺栓与安装平台连接,安装平台固定于车厢地板上。以上结构中座椅体的下翻边刚好挡住了乘客的视线,在车厢内看不见安装螺栓,能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同时,座椅安装更可靠,在车辆运行中不易发响。
为了便于加工、并保证连接的牢靠性,上述座椅体通过材料整体成型,座椅架通过中介体与座椅体相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车厢内的有效面积,大大提高了公交客车的装载量和换乘频率,具有设计新颖、实施容易、外观漂亮、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城市客车,由车厢1、底盘、动力系统、操纵系统等部分构成,各部分均采用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在所述车厢1内的中部区域设置有两列呈纵向排列布置的座椅2,每列座椅2的数目为多个,座椅2的靠背紧贴对应侧车厢侧围1a的内壁,且两列座椅2之间形成供乘客站立及通行的过道。为了适应不同车型及特殊布局的需要,座椅2可以采用单人座、双人座、三人座或三人座以上的多人座结构。所述座椅2由座椅体2a和座椅架2b组成,座椅体2a通过玻璃钢整体成型,座椅架2b位于座椅体2a的底部,座椅架2b通过树脂与座椅体2a相固定,并被座椅体2a遮掩,该座椅架2b通过螺栓与安装平台3连接,安装平台3焊接在车厢地板1b上。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更改座椅的形状、座椅材质,或者改变座椅的数量等,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重强度可配置的预加重电路
- 下一篇:开关电源电路及其运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