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朝天滑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6302.8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5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徐韬;戴晓峰;兰春耀;陈晓勇;党勇;谭富强;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电力公司沙坪坝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涂 强 |
地址: | 400030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朝天 滑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特别是一种朝天滑车。
背景技术
在电力输送时,一般都是将导线安装在电线杆的瓷瓶上进行运输,由于瓷瓶处于高空,放置导线的瓷瓶容易发生自然破损和外力破坏,就需要更换瓷瓶,而瓷瓶上有导线,在更换瓷瓶时需将导线从瓷瓶上移开,目前,操作员通常是站在电线杆上,用单手或肩膀将导线移至滑车上,该滑车包括滚轮、销轴及挂钩,该滑车是由挂钩悬挂在横担螺杆上,滑车的位置比较低,使得在操作时,操作员就必须侧身用单手或肩膀支撑着导线,将导线绕过横担后,再放置在滑车的滚轮上支撑,由于是高空作业,人的重心力都不可能完全平衡,加之瓷瓶上承受的导线压力都非常大,采用上述滑车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不安全,容易引发事故;二是需要将导线绕过横担,操作员侧身支撑导线的时间较长,使得劳动强度大;三是维修时间长,延长了停电时间,降低了供电可靠率;四是在移动导线时,为了防止导线滑落,还需通过在电线杆顶端栓上绳子后,用绳子绑在导线上,这样使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强度高、使用方便的朝天滑车,它能减小操作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安装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滚轮、销轴和两个支架,滚轮活动地安装在销轴上,销轴安装在两个支架之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座,底座横截面呈U形,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螺栓,两个支架下端分别安装在底座上,其中一支架的上端固有连接销,另一个支架具有上、下两部份,上部份与下部份彼此铰接,上部份与连接销呈可开合连接。
在更换瓷瓶时,将本实用新型吊上电线杆,由底座的开口卡在直线杆的角钢横担上,再由螺栓固定,使安装非常方便,打开上部份支架形成进线缺口,操作员可以站在横担上,双手提住导线,再将导线由缺口放置于滚轮上支撑,将上部份支架固定在连接销上,待瓷瓶更换完毕后,打开上部份支架将导线移至瓷瓶上。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后,操作员双手用力提着导线,使操作更方便,与采用现有的滑车相比,在使用时,双手向上用力提着导线比侧身单手用力向下支撑导线更省力,而且无需将导线绕过横担,明显缩短了操作员对导线的支撑时间,减小操作员的劳动强度,无需侧身操作,提高安全系数,也避免了导线的滑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强度高、使用方便的优点,它能减小操作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导线的滑落,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2中支架打开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滚轮;2.销轴;3.支架;4.支架;5.底座;6.连接销;7.过孔;8.孔;9.定位销;10.限位槽口;11.过孔;12.限位凸台;13.圆形金属片;14.加强筋;15.加强板;16.锥台;17.挂钩;18.金属丝;19.螺栓;20.角钢横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4、5、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滚轮1、销轴2和两个支架3、4,滚轮1活动地安装在销轴2上,销轴2安装在两个支架3、4之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座5,底座5横截面呈U形,在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螺栓19,两个支架3、4下端分别安装在底座5上,其中一支架3的上端固有连接销6,另一个支架4具有上、下两部份,上部份与下部份彼此铰接,上部份与连接销6呈可开合连接。
如图8所示,在更换瓷瓶时,将本实用新型吊上电线杆,由底座5的开口卡在直线杆的角钢横担20上,再由螺栓固定,使安装非常方便,打开上部份支架形成进线缺口,操作员可以站在横担上,双手提住导线,再将导线由缺口放置于滚轮1上支撑,将上部份支架固定在连接销6上,待瓷瓶更换完毕后,打开上部份支架将导线移至瓷瓶上。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后,操作员双手用力提着导线,使操作更方便,与采用现有的滑车相比,在使用时,双手向上用力提着导线比侧身单手用力向下支撑导线更省力,而且无需将导线绕过横担,明显缩短了操作员对导线的支撑时间,减小操作员的劳动强度,无需侧身操作,提高安全系数,也避免了导线的滑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电力公司沙坪坝供电局,未经重庆市电力公司沙坪坝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