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动力装置的手推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364.9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69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树学 |
主分类号: | B62B11/00 | 分类号: | B62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567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手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带动力装置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因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目前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乐于使用其来运送物资,但是现有手推车主要包括独轮车和两轮车,它们都完全依靠人们的体力来完成相关工作,其劳动强度大、载重量较小,爬坡能力也差,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动力装置的手推车,能够克服现有手推车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带动力装置的手推车,包括行走装置、手把、车盘、支承架,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行走装置相连接,所述手把上设置有动力装置控制系统,所述动力装置控制系统与动力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履带、与履带相连接的履带主动轮和履带从动轮,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轮进行动力输出,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链条与履带主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履带上还设置有若干承重定位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车轮,所述传动装置为变速箱,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变速箱进行动力输出,所述车轮的轮轴与变速箱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进行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手把上设置有刹车控制开关,所述刹车控制开关与刹车装置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行走装置与车盘之间;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加档控制开关、减档控制开关、油门控制开关、离合开关、点火开关和熄火开关;
进一步,所述加档控制开关、减档控制开关、油门控制开关和刹车控制开关设置在一侧手把上,所述离合开关、点火开关和熄火开关设置在另一侧手把上;
进一步,还包括档位显示器,所述档位显示器设置在车盘的后端部且位于两侧手把之间;
进一步,所述车盘的前端部设置有挡板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动力装置,能够随时使用动力能源,大大节省了人们的体力劳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扩展了手推车的使用场所;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采用履带结构作为行走装置的推车能够轻松地越过沟壑、攀爬楼梯,较轮式结构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装置采用轮式结构,其中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车盘底部中间的的独式车轮11,动力装置4采用通过变速箱12进行动力输出,车轮11的轮轴与变速箱1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9进行传动连接,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13,手把上设置有刹车控制开关14,刹车控制开关14与刹车装置13通过钢丝绳相连。
为减少推车在行进过程中的颠簸程度,在推车的行走装置与车盘之间还设置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一般采用减震弹簧制成。
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加档控制开关、减档控制开关、油门控制开关、离合开关、点火开关和熄火开关。为便于操作,其中,加档控制开关、减档控制开关、油门控制开关和刹车控制开关14设置在一侧手把上,而离合开关、点火开关和熄火开关设置在另一侧手把上。
为便于操作者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现有的档位,本实用新型还配备有档位显示装置,该装置设置在车盘1的后端部且位于两侧手把2之间。
为便于将货物进行固定或堆放,以免在运输过程中货物掉落,在车盘1的前端部设置有挡板安装孔,通过该挡板安装孔能够方便地对挡板进行安装或者拆卸。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行走装置采用了履带式结构,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条件较为复杂的场合,如深沟较多或地面较为松软的区域,并且该种结构能够方便地上下楼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树学,未经杨树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