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室化学废品收纳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416.2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495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11/00 | 分类号: | B01L11/00;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7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化学 废品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化学废品收纳箱。其涉及一种能将实验室化学废品进行简单分类收集,并实现化学废品固液分离与废液的酸碱分离,区别于普通的废品收集、放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垃圾,垃圾箱的设置可及时收集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既可保持城市的市容整洁,也为垃圾的后续处理奠定了一定的收集渠道基础。然而,在当今实验教学过程中周边环境往往被忽视了,实验过程中的物质、资源没被充分利用,大部分实验室内根本没有专用的、有针对性的垃圾箱。实验室的废水往往任意排放,固体垃圾往往随意丢弃,这种缺乏环境意识的实验室废品排放状况十分令人堪忧。在绿色化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候,实验室废品排放现况却极其不符合“绿色”的要求,对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技术人才也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实验室三废处理措施,创建绿色实验室。可是,在进行实验室化学废品处理之前,所需要的专用的、有针对性的垃圾收集箱目前却很少见,在实验室中能进行废品分类收集的专用收纳箱更是缺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化学废品收纳箱,该收纳箱可以在对实验室化学废品进行简单分类收集的同时,实现化学废品的固液分离和废液的酸碱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设计了实验室化学废品收纳箱。该收纳箱是一个大的不锈刚柜体,柜体底部有不锈刚支架支撑;柜体外壳通过钢板冲压成形,柜体内部钢板之间及内部钢板与外壳之间均由铆钉相连接;柜体内部由钢板分隔成四个相对独立而又连接在一起的箱体,各箱体内部分别放置有对应贮存化学废品的塑料内桶;废酸液收集塑料内桶和废碱液收集塑料内桶的底部均设有带阀门的排液管,排液管透过不锈钢箱体底部预留的圆孔,阀门设置在不锈钢箱体的外部,打开阀门既可实现废液的导排;另外,各箱体顶部分别设有化学废品收运时所打开的顶盖和日常化学废品的投放盖,(因为普通化学残渣和特殊化学残渣在实验室的产量比较少,其收集箱体的体积设定较小,所以均只设一个盖体,即:化学残渣收运顶盖和日常化学残渣投放盖合一);其中,普通化学残渣指无毒、惰性化学残渣;特殊化学残渣是指微毒性或略有反应性的化学残渣。打开不同的化学废品投放盖既可将不同类的化学废品投放入对应的废品收集塑料内桶中(特殊化学残渣应先行包装,标明成分、产生时间、地点后,再进行投放),打开化学废品收运顶盖既可将装有化学废品的塑料内桶取出,进一步倾倒至特定的化学废品运输装置上完成实验室化学废品的收集过程。考虑到普通残渣和特殊残渣在实验室的产量较常规的废酸液和废碱液要少,所以普通化学残渣收集箱体和特殊化学残渣收集箱体的容积分别是整个收纳箱(大柜体)容积的十五分之二和十五分之一,废酸液收集箱体和废碱液收集箱体的容积均为整个收纳箱(大柜体)容积的五分之二。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分隔、铆钉连接的方式将实验室化学废品收纳箱分隔成四个相对独立而又连接在一起的箱体,为废酸液、废碱液、普通化学残渣和特殊化学残渣的分类收集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收集空间;箱体顶部设有化学废品收运顶盖和日常化学废品的投放盖(化学残渣收运顶盖和日常化学残渣投放盖合一,称为:化学残渣投放与收运盖)。该收纳箱可以在实现普通垃圾箱收纳废品功能的同时,将实验室化学废品进行简单分类收集,并实现化学废品的同液分离与废液的酸碱分离。它可以在实验室化学废品收集的过程中避免有害的特殊化学残渣混入普通废品中提供收集设施的保障,从而提高实验室化学废品常规处理的效率与安全性。它可为实验室化学废品的妥善处理与处置打下必备的收集渠道基础,维护了实验室环境,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实验室化学废品收纳箱特别适合用作为绿色实验室的化学废品收集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验室化学废品收纳箱的正视图;
附图2是实验室化学废品收纳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侦测系统及其侦测方法
- 下一篇:摇摆制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