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后悬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753.1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军;董向阳;朱派东;龙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10 | 分类号: | B62K25/10;B62K2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224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摩托车后悬挂装置直接安装于车架和平叉上,使得后减震器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力直接作用于平叉上,平叉的负荷加大,不仅影响了平叉的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而且降低了乘骑的舒适性。中国专利200710078550.5公布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装置,后减震器的上端与车架的上部横管连接,后减震器的下端固定在摇架上,摇架由基板和连杆构成,其中基板呈三角形,基板的顶角与后减震器的下端固定连接,基板部一个底角通过螺栓铰接在平叉上的支耳上,而基板的另一个底角与连杆的一头铰接,连杆的另一头与车架后管上的支耳铰接。该装置的基板与后减震器、平叉、车架均采用铰接,铰接处的安装套设有橡胶缓冲体,摇架在转动时,依靠螺栓表面与内衬套内壁之间摩擦转动,摇架安装座与摇架之间需采用台阶螺栓,防止打紧螺栓与衬套端面抵死,影响转动效果,因铰接无润滑油作用,安装螺栓易磨损、锈蚀,影响转动灵敏程度,配合尺寸要求高,成本高。
另外,平叉与车架后管的连接是平叉安装衬管内设有一内衬套,平叉转动时,依靠平叉安装衬管与内衬套外壁之间摩擦转动,且在车架上形成一个用于定位台阶形状,平叉安装衬管与车架安装衬管之间间隙过大,为了使车架与平叉之间尽量锁紧,用力旋转螺母使车架向中间靠拢与平叉接触卡紧;平叉在摩托震动时也会上下摆动,在其拉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车架变形,间隙过小,有装配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该装置的摇臂外衬套内表面设有用于储藏润滑油凹孔,润滑油使摇臂的转动灵敏度高,有利于减震作用;平叉与车架的装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避免因车架或者平叉尺寸误差带来的装配困难、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包括车架、后减震器和平叉,后减震器下端铰接有三角形的连接板,连接板的第一个铰点与平叉下侧设置的一支耳铰接,连接板第二个铰点与后减震器的一端铰接,连接板第三个铰点与摇臂的一端铰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车架后管的支耳铰接;所述平叉通过前端设有轴孔的平叉铰接部铰接在车架后管上,平叉与车架后管的平叉铰接部设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加油嘴。
所述连接板的三个铰接孔分别对应后减震器、平叉下侧的支耳、摇臂铰接孔,两块相同的连接板分别位于后减震器、平叉下侧的支耳、摇臂的前、后面,后减震器、平叉下侧的支耳、摇臂铰接孔中均放置内衬套,通过螺栓将连接板与后减震器、平叉下侧的支耳、摇臂铰接。
所述位于后减震器、平叉下侧的支耳、摇臂铰接孔的内衬套两端面均高于后减震器、平叉下侧的支耳、摇臂铰接孔的端面。
所述摇臂包括用于连接的摇臂连接杆和铰接端,铰接端设有与将连接板与后减震器、平叉下侧的支耳、摇臂铰接的螺栓固定配合的内衬套,外衬套套在内衬套上,外衬套内表面设有用于储藏润滑油的凹孔,外衬套轴向端设有防止灰尘进入以及润滑油外泄的油封,与摇臂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摇臂衬管套在外衬套上。
所述平叉具有两个用于与车架连接的铰接部,两平叉铰接部之间安装用于防止平叉铰接部轴向相互靠拢的轴管,两平叉铰接部外侧分别设有左、右衬套,左、右衬套支撑安装在车架支承孔中,螺栓穿过衬套、平叉铰接部、轴管使车架与平叉形成轴向配合,螺栓与平叉铰接部配合之间设有滚针轴承,滚针轴承轴向两端设有油封,车架支承孔中的螺栓两端用锁紧螺母锁紧定位,车架支承孔外侧设有防尘盖。
所述加油嘴与平叉铰接部外侧的轴承内孔连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后减震器与平叉之间增加了可有效缓冲及分散冲击力的连接板与摇臂,每个铰接点都是滑动配合,内衬套两端面均高于减震器、支耳、摇臂铰接孔的端面,使外衬套在转动时不会与连接板两端面接触,外衬套内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储藏润滑油的凹孔,外衬套内表面的润滑油使外衬套与内衬套的滑动更加灵活,依靠外衬套与内衬套之间的滑动转动,连接板饺点的旋转灵敏度更高,无卡滞现象,使减震器更具缓冲能力,提高整车乘骑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7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