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开口装配磨合测试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930.6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4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5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开口 装配 磨合 测试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特别是涉及发动机的开口装配磨合测试生产线。
背景技术
发动机装配好后都要对其进行装配磨合测试。一般将磨合测试的生产线建成直线,待测试的发动机从生产线的首端流向尾端,但是这样的生产线由于发动机的输入和输出共用同一条线,因此必须等上游工位的发动机测试完毕,发动机才会流入下游的工位,从而造成下游的工位等待时间很长;另一方面,发动机进入测试台的时间也比较长。显然,传统的生产线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发动机开口装配磨合测试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动机开口装配磨合测试生产线,包括生产主线和设置在所述生产主线一侧的测试台;所述生产主线上设置有顶升装置A,该顶升装置A包括顶升汽缸A、电机A和有所述电机A控制转动的辊筒A;所述测试台与所述顶升装置A之间横向布置辊筒B;所述辊筒A和所述辊筒B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生产主线上具有控制所述测试台、所述汽缸和所述辊筒A动作的微电脑,其特征是:所述生产主线与所述测试台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生产复线,所述生产复线上的顶升装置B与所述测试台和所述顶升装置A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生产复线为与主线相同的常规结构。发动机从生产复线流入,在复线上等待,当测试台上的发动机检测完毕后,从生产主线上流出,此时在复线上等待的发动机由顶升装置顶起然后送入测试台。
由于生产主线与生产复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为使发动机顺利的从复线上的顶升装置过渡到主线上的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A与所述顶升装置B之间设置有过渡辊筒。
为进一步使发动机顺利的由生产复线过渡到生产主线最终被送入测试台,所述顶升装置B的辊筒B的最高点与所述辊筒A和所述过渡辊筒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所述生产主线与所述测试台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生产复线,生产复线的结构与生产主线的结构相同,所述生产复线上的复线顶升装置与所述测试台和所述主线顶升装置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实现了生产线上发动机输入线和输出线的分离,从而克服了单一生产线造成的等待时间长的缺点;
(2)由于所述主线顶升装置与所述复线顶升装置之间设置有过渡辊筒,因此发动机在复线和主线之间的传输更顺利,从而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也提高了生产线工作的可靠性;
(3)由于所述顶升装置B的辊筒B的最高点与所述辊筒A和所述过渡辊筒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面,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和可靠性;
(4)由于上述结构,在满负荷时,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生产线完成一台发动机的检测时间缩短到了16秒,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生产主线和生产复线之间一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生产线中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发动机开口装配磨合测试生产线,包括生产主线1和设置在所述生产主线1一侧的测试台2;所述生产主线1上设置有顶升装置A3,该顶升装置A3包括顶升汽缸A3-1、电机A3-2和由所述电机A3-2控制转动的辊筒A3-3;所述测试台2与所述顶升装置A3之间横向布置有辊筒B4;所述辊筒A3-3和所述辊筒B4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生产主线1上具有控制所述测试台2、所述汽缸3-1和所述辊筒A3-3动作的微电脑6,其特征是:所述生产主线1与所述测试台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生产复线10,所述生产复线10上的顶升装置B30与所述测试台2和所述顶升装置A3在一条直线上;所述顶升装置A3与所述顶升装置B30之间设置有过渡辊筒5;所述顶升装置B30的辊筒B40的最高点与所述辊筒A4和所述过渡辊筒5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面。
发动机从生产复线10流入,并在复线上等待,当测试台上的发动机检测完毕后,从辊筒B4送入生产主线1上的顶升装置A3,然后顶升装置A3下降,发动机落入倍速链上从生产主线上流出,此时在生产复线10上等待的发动机由顶升装置B30顶起然后经过渡辊筒5、辊筒A3-3和辊筒B4送入测试台2。
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只要生产主线与测试台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生产复线,所述生产复线上的顶升装置B与所述测试台和所述顶升装置A在一条直线上,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