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车后桥外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7112.8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大渡口区智清摩托车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车 后桥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部件,特别是一种三轮车的后桥外壳。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目前的三轮车后桥外壳由中心壳体、桥管和法兰盘组成。使用时,将轴承安装在桥管内,半轴穿过轴承与轮毂连接。其不足有:(1)安装在三轮车上的圆形的中心壳体与地面的距离太近,三轮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后桥外壳会与地面磨擦或相撞,容易使后桥外壳损坏,甚至使三轮车无法通过;(2)半轴直接承受由三轮车车轮传递来的所有负载重量,使半轴与轴承之间始终存在着较大的扭力,当三轮车负载过大时,容易使半轴断裂,甚至把轴承压坏,轴承损坏后需取下轮毂和半轴,装御极为不便,造成维护费用的浪费和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地盘高度的三轮车后桥外壳,使三轮能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后桥壳,后桥壳是由呈一体化设置的中心壳体、桥管和法兰盘组成,中心壳体与地面相对应的壳面是平面。使三轮车后桥壳与地面的距离加大,三轮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时,避免三轮车后桥外壳因与地面磨擦或相撞而损坏,三轮车可以通过凹凸不平的道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保护半轴,使半轴不易损坏;节约安装维护成本和时间;提高三轮车底盘高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壳体;2.桥管;3.法兰盘;4.半轴套管;5.大装配环台;6.小装配环台;7.半轴;8.安装套管;9.小装配环台对应的管部;10.轴承;11.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三轮车后桥外壳,它包括有后桥壳,后桥壳是由呈一体化设置的中心壳体1、桥管2和法兰盘3组成,在左、右两个法兰盘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左、右桥管2呈一体化设置的半轴套管4,两个半轴套管4分别设置有一个大装配环台5和一个小装配环台6。如图2所示,使用时,半轴7穿过桥管2和半轴套管4与安装套管8连接,在半轴套管4与安装套管8之间,小装配环台对应的管部9上安装轴承10,安装套管8与轮毂11连接。使用上述结构,车轮所承受的力通过轮毂11、安装套管8和轴承10传递至半轴套管8上,消除半轴7与轴承10之间的扭力,当三轮车负载过大时,半轴7也不易损坏;当轴承10损坏时,只需取下安装套管8和轮毂11,即可更换,节约安装维护的成本和时间。
中心壳体1与地面相对应的壳面是平面。使三轮车后桥壳与地面的距离加大,三轮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时,避免三轮车后桥外壳因与地面磨擦或相撞而损坏,三轮车可以通过凹凸不平的道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大渡口区智清摩托车配件厂,未经重庆市大渡口区智清摩托车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安全控制器
- 下一篇:用于行李箱的旋转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