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7117.0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伟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80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下无管式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本结构能够完全杜绝排水管在楼板内发生漏水现象。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顺水三通1、连接管2和伸缩节3组成。顺水三通1的三个口和伸缩节3的两个口均为承口,连接管2的两个口为插口,顺水三通1朝下的承口和连接管2的上端插口插接,两者的结合部位位于楼板4内,连接管2下端插口再和伸缩节3上端承口插接,顺水三通1朝上的承口和伸缩节3下端承口再接主水管5。现有的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主要有以下两个不足:1、由于顺水三通1朝下的承口和连接管2上端的结合部位位于楼板4内,这是可能发生漏水的地方,一旦发生漏水事故,就需要敲凿楼板4才能解决问题,故必然要影响到上下两家住户,非常麻烦;2、连接管2上下端需要与顺水三通1和伸缩节3连接,结构复杂,安装烦琐,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完全杜绝在楼板内发生漏水现象且安装简单的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它包括顺水三通和伸缩节,其特征在于:顺水三通朝下的口直接和伸缩节上端口连接,两者的结合部位位于楼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顺水三通朝下的口为插口,其余两个口为承口,伸缩管的两个口为承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取消连接管,而直接将顺水三通和伸缩节连接,两者的结合部位位于楼板下方,即使排水管漏水也不在楼板内部,处理起来比较容易,并且漏水和处理只影响楼下住户,对楼上住户完全没有影响;
2、取消连接管后,不但成本降低,而且结构变得简单,安装更容易,效率更高;
3、顺水三通朝下的口由原来的承口改为插口,其余两个口仍为承口,而伸缩节的两个口维持承口不变,因此本结构只需改变顺水三通即可,不用更改其它件,易于推广和实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它取消了连接管,只包括顺水三通1和伸缩节3,顺水三通1朝下的插口直接和伸缩节3上端承口连接,两者的结合部位位于楼板4下方。由于传统的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顺水三通和连接管的结合部位在楼板内部,此时的顺水三通朝下的口很短,约10cm。而本实用新型的板下无管式排水结构,顺水三通1朝下的插口直接和伸缩节3上端的承口连接,两者的结合部位位于楼板4下方,因此改进后结构中的顺水三通朝下的口很长,约35cm,此其变化一;变化二,为了不改动现有伸缩节3的结构(两个口为承口)而又能与其连接,改进后结构中的顺水三通1朝下的口改原有的承口为插口,其余两个口维持承口不变。同现有技术一样,顺水三通1朝上的承口和伸缩节3下端承口连接主水管5。
本实用新型由于只对顺水三通作了结构适应性改动,其余结构均未改变,因此易于为消费者所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伟,未经刘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字塔型应急装置
- 下一篇:带有自净化装置的恒压无忧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