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式通用工具胶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7385.2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873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龙;张倩;郑卫琴;陈明强;张心影;陈清强;陈征;陈云郎;陈云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兰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04;A61B1/0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122重庆市北部***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通用 工具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胶囊,特别涉及一种螺杆式通用工具胶囊。
背景技术
胶囊内镜的诞生为消化道的疾病诊断带来了重大突破。胶囊内镜临床应用主要是完成胃肠道(特别是小肠)的影像检查,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受检者正常工作等优点。临床普遍使用的胶囊内镜,虽然能够得到体内相关信息,却无法在体内实施施药治疗、着色定位以及采集样品操作,导致医务人员只能根据采集的图像信息判断病情,主观性较强,并且治疗方法也较为常规。
为解决以上问题,出现了工具胶囊,与内窥胶囊同时使用,发现病灶后直接进行施药、着色标记和取样,治疗及时准确,通过化验判断病情,排除主观影响,消除误诊因素。但是,现有的工具胶囊常采用活塞结构,运行不稳,施药力度不好控制,致使施药和着色不准确和取样点控制不准,导致治疗效果不好和诊病依据不准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工具胶囊,能够实现施药治疗、着色标记和取样的全部功能,并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均匀稳定的完成施药治疗、着色标记和取样过程,避免现有技术的工具胶囊力度不好控制而导致的施药和着色不准确和取样点控制不准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和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式通用工具胶囊,能够实现施药治疗、着色标记和取样的全部功能,并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均匀稳定的完成施药治疗、着色标记和取样过程,避免现有技术的工具胶囊力度不好控制而导致的施药和着色不准确和取样点控制不准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和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的螺杆式通用工具胶囊,包括胶囊体,所述胶囊体设置工作口,所述胶囊体内设置工具泵和泵驱动电机,所述工具泵包括沿胶囊体轴向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螺纹外径与胶囊体内壁小间隙转动配合,所述螺杆与泵驱动电机的转子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弹性储液囊,所述弹性储液囊的开口位于胶囊体内并与螺杆的螺纹对应;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胶囊体内的电源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串接在电源与驱动电机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胶囊体内的无线通信部件,所述无线通信部件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胶囊体壁上设置注液孔,所述注液孔设置注液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弹性储液囊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弹性储液囊位于胶囊体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胶囊体内还设置用于检查的内窥系统或/和驱动系统;所述内窥系统或/和驱动系统与工具泵共用或分别设置控制电路板和无线通信部件;
进一步,还包括内窥胶囊或/和驱动胶囊,所述内窥胶囊或/和驱动胶囊与螺杆式通用工具胶囊相连接组成胶囊串;所述内窥胶囊或/和驱动胶囊与螺杆式通用工具胶囊共用或分别设置控制电路板和无线通信部件;
进一步,螺杆式通用工具胶囊的工作口向外延伸形成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前端径向设置至少一个分管,所述分管向前折弯后捆扎在内窥胶囊外壁组成胶囊串。
进一步,所述内窥胶囊为前后双镜头内窥胶囊,所述分管向前延伸配合内窥胶囊前镜头使用,或者,向后弯曲配合内窥胶囊后镜头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杆式通用工具胶囊,采用螺杆驱动的结构,能够均匀的输送和吸入介质,能够实现施药治疗、着色标记和取样的全部功能,并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均匀稳定的完成施药治疗、着色标记和取样过程,避免现有技术的工具胶囊力度不好控制而导致的施药和着色不准确和取样点控制不准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和疾病诊断的准确率,采用螺杆转动的泵式结构,没有行程约束,可缩小胶囊体积,减少能源消耗,节约电源;本实用新型可以自身设置内窥系统和驱动系统或者和内窥胶囊及驱动胶囊连接形成胶囊串用,对疑似病灶进行引导、反复观察、施药、着色和取样,完成不同的功能,可与现在市场上所有的驱动胶囊和内窥胶囊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整个胶囊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置驱动及内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驱动胶囊和内窥胶囊形成胶囊串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兰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兰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腹腔筋膜缝合器
- 下一篇:节能型常压热置换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