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泥船扫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7816.5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9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明;王锋;蒋状;姚泽;李涛;姚晨明;田军;曾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泥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挖泥船扫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疏浚行业的清淤过程中,对于土质较硬的淤泥主要采用抓斗式挖泥船开挖,由于抓斗挖泥船抓斗闭合时的运行轨迹为曲线,挖掘后的地面自然成波浪形分布,容易造成浅点过多,地面平整度差,如果用抓斗挖泥船重新清挖工期长,油耗等成本高,而且不能保证一遍清挖到位,需反复测量、清挖,同时将造成大量废方以及需要泥驳租赁等,造成扫浅效率低,扫浅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是目前抓斗式挖泥船在海上施工的扫浅作业中很难克服和控制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挖泥船扫浅装置,在挖泥船上设置简单的扫浅结构来提高扫浅效率,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挖泥船扫浅装置,包括抓斗和吊索,所述抓斗为两瓣斗身,所述斗身下端设置抓齿,还包括长条状扫浅板,所述斗身呈张开结构,所述扫浅板的两端分别与斗身张开的两瓣连接并立放于抓斗下方。
进一步,所述扫浅板的两端分别与斗身的两瓣柔性连接并设于相邻抓齿间;
进一步,所述扫浅板两侧的抓齿上分别横向固定设置扫浅板限位块,所述扫浅板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两限位块之间;
进一步,所述扫浅板的长度大于抓斗完全张开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扫浅板上固定设有加强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挖泥船扫浅装置,在挖泥船抓斗上设置扫浅板,利用抓斗横移过程中扫浅板产生的侧推力将浅点扫入深区,达到清浅的目的,提高扫浅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抓斗及扫浅板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抓斗及扫浅板的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挖泥船扫浅装置,包括抓斗1和吊索2,所述抓斗1为两瓣斗身4,所述斗身4下端设置抓齿5,还包括长条状扫浅板3,所述斗身4呈张开结构,所述扫浅板3的两端分别与斗身4张开的两瓣连接并立放于抓斗1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扫浅板3的两端分别与斗身4的两瓣通过钢索6连接并设于相邻抓齿5间。使扫浅板3在浅点较多的区域有一个缓冲的高度,减少对扫浅板3的损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扫浅板3两侧的抓齿5上分别横向焊接扫浅板限位块7,所述扫浅板3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两限位块7之间。所述扫浅板限位块7可以抵消扫浅过程中抓斗1小幅度张、闭斗时对扫浅板3产生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扫浅面积,所述扫浅板3的长度大于抓斗1完全张开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所述扫浅板3上焊接有多组加强肋板8,加强肋板8可以减少扫浅过程中侧移力对扫浅板3的损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未经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运送设备
- 下一篇:高楼层管道立体式垃圾投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