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27940.1 申请日: 2009-07-07
公开(公告)号: CN201464190U 公开(公告)日: 2010-05-12
发明(设计)人: 石晓辉;邹喜红;施全;肖顺利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M17/007 分类号: G01M17/007
代理公司: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梁展湖;张先芸
地址: 400054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摩托车 车架 疲劳 试验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车架的道路模拟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道路模拟试验系统都是针对整车进行的设计,而缺乏直接针对车架设计的摩托车道路模拟试验系统。重庆市经济委员会于2003年10月发布了《重庆市摩托车关键技术现阶段攻关指南》。其中就包含了摩托车车架的道路模拟试验技术。其发展目标为:实现车架耐久性实验与寿命预测,能部分取代整车的道路耐久试验,缩短开发周期。

专利公开号:CN1664540也曾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台,包括底座和立柱,其关键在于一个装在立柱上的垂直加载部件;一个在其对应位置下方、装在底座上的支承部件;一个装在底座上的水平加载部件;一个与各种线缆连接、并把各种收集、加工后的信号传送给工控机的集线板;一个处理各种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以实现对整套设备进行控制的工控机和一个负责显示整个设备工作状态的显示器。其可以根据不同的车架和试验方法,选择不同的垂直加载位置和支承位置;设置好水平加载力或垂直加载力的大小;形变最大值和循环次数。然后就可以对某一车架的某一位置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对车架结构和工艺进行充分分析,利用分析结果优化车架结构设计。但是这种现有装置也同时具有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方便检测摩托车车架疲劳耐久性且结构简单的车桥疲劳试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作动器,分别设置于两作动器上方的前托架和后托架,其中前托架上铰接设置有前轴销,后托架上铰接设置有后支撑件,所述前轴销可与摩托车车架前端套管相套接,所述后支撑件可与摩托车车架后端相铰接;还包括竖直设置于摩托车车架两侧的两支撑柱,所述两支撑柱上分别设置有可与摩托车车架相连并绷紧数根橡皮筋;还包括用于模拟车载的加载篮。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试验时,先将摩托车车架前端套管套接固定在前轴销上,再将车架后端铰接在后支撑件上,橡皮筋与摩托车车架绷紧连接,加载篮设置于摩托车车架上方,加载篮里面放置砝码块模拟摩托车行驶时车架所受重量,启动两作动器,作动器通过前、后托架向摩托车车架施力,从而模拟摩托车在行驶时的受力环境,在一定循环次数或时间后观察摩托车车架有无裂纹、断裂等现象出现,即可检测判断出摩托车车架疲劳耐久性能的好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轴销上位于摩托车车架与前托架之间还连接有摩托车原车前减震器,所述后支撑件上位于摩托车车架与后托架之间还连接有摩托车原车后减震器,这样就会更加真实模拟摩托车实际受力情况,准确的预测摩托车车架的疲劳耐久性能.

相比于现有技术,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对摩托车车架进行耐久性试验和寿命预测,方便地判断出摩托车车架疲劳耐久性能的好坏,即可进而判断摩托车车架性能的优劣,以及反馈判断摩托车车架开发设计时是否存在缺陷,方便对摩托车车架设计进行优化;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已经与摩托车车架连接好的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作动器1,分别设置于两作动器1上方的前托架2和后托架3,其中前托架2上铰接设置有前轴销4,后托架3上铰接设置有后支撑件5,所述前轴销4可与摩托车车架6前端套管相套接,所述后支撑件5可与摩托车车架6后端相铰接;还包括竖直设置于摩托车车架6两侧的两支撑柱7,所述两支撑柱7上分别设置有数根橡皮筋8与摩托车车架6相连并绷紧;还包括设置于摩托车车架6上的加载篮9。更加具体地说,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作动器1采用MTS液压伺服作动缸,其上的前、后托架2、3均由托盘加托板构成,为双层结构外加护板,使用20颗螺钉固接,整体连接在两个MTS液压伺服作动缸上端;在前、后托架2、3上设置卡槽,所述前轴销4和后支撑件5均采用铰链与前、后托架2、3连接,且后支撑件5为并列设置有两个,在铰链下端采用螺栓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的橡皮筋8设置有十二根,在摩托车车架6的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六根。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