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走机械组合式油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8310.6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杜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长春;重庆杜克高压密封件有限公司;重庆杜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B60B3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梁展湖 |
地址: | 400041 重庆市九龙坡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机械 组合式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走机械的油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桥输入轴组合式油封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油封结构是汽车、摩托车等行走机械上的重要密封部件。如图1所示,斯太尔车桥(STR)后桥输入轴油封结构,由回转体的油封盒11和设置于其内壁的主密封圈12和副密封圈13构成;其中,所述油封盒11为铸钢件,其外表呈法兰盘状,其内表孔设置主密封圈12和副密封圈13,外表一端与车桥内端面配合;另一端连接防尘罩14。图中,15是对磨法兰盘。现有的车桥后桥输入轴油封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所述油封盒和密封圈是由不同的制造企业单独制造和销售,用户(汽车制造厂等)需要自行装配后才能使用,需要两次压装工序,存在装配工艺复杂、耗时的问题;而且,装配的质量受到设备条件或/和工人的熟练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油封的密封质量。
2、现有的油封盒整体为铸钢件,不但耗费钢材较多,还存在质量大的问题,增加了汽车运行时的耗油量,进而增加了汽车运行成本。
3、安装油封的时候,需经过一次涂胶工序,在油封盒与车桥壳体的配合面上涂密封胶,以防止润滑油从油封盒与车桥壳体配合处渗漏到车桥外部,势必会增加安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重量轻、装配简单的行走机械组合式油封总成,以降低行走机械运行成本并减少装配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机械组合式油封总成,包括回转体油封盒和设置于其内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盒为钢质冲压件结构,外表整体呈圆环型,一端设有与车桥端面配合的环槽,另一端设有装配密封圈的定位环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I、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油封总成,作为一个整体做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油封结构供给汽车生产厂,用户只需通过连接螺钉直接将外圈固定在汽车车桥壳体上即可使用,从而减少一次涂胶和两次压装工序,使得装配更方便、更省时。
II、由于将原有铸钢件结构的油封盒改为冲压结构,大大减轻了油封盒的重量,这样就减轻了汽车的整体重量,降低了汽车运行耗油量,减小了汽车的运行成本。
III、本实用新型的油封盒所需钢材更少,并且由于减少了涂胶工序而省略了密封胶的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成本得以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STR后桥输入轴油封的装配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是图2在汽车后桥输入轴处的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于STR后桥输入轴油封时,特别适合单独地做成一个构件产品直接进行销售,并且本结构特别适合安装于STR后桥输入轴处使用。在设计时,可单独地设计出适合汽车后桥输入轴组合式油封结构。
实施例1:如图2和图3所示,为STR汽车后桥输入轴组合式油封总成,包括回转体油封盒1和设置于其内的主密封圈2、副密封圈3,所述油封盒1为钢质冲压结构,外表整体呈圆环型,一端设有与车桥端面配合的环槽,另一端设有装配密封圈的定位环槽,密封圈2与对磨法兰盘5密封配合。
图中,4是防尘罩,5是对磨法兰盘,6是O型密封圈。
实施例2:一种行走机械组合式油封总成,包括回转体油封盒1和设置于其内的密封圈,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密封圈为一个或者多个(省略附图)。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地方,主要在于将原有油封结构中整体为铸钢件的油封盒1,设计为采用冲压成型得到的厚度更薄的油封盒,不但节省了材料,降低了重量;而且,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可方便地组装为一个整体构件产品进行出售,减少了车辆组装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限于上述两种具体实施方式,其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做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种种等同变形。例如,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各构件单独做成产品出售,车辆组装时再组装为一体,或者将本实用新型固定连接方式替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他固定方式,均应视作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长春;重庆杜克高压密封件有限公司;重庆杜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杜长春;重庆杜克高压密封件有限公司;重庆杜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通过滚筒摆动式抛丸清理机
- 下一篇:热水器保温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