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帚帕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8331.8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辉 |
主分类号: | A47L13/256 | 分类号: | A47L13/25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236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帚帕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固定拖布的帚帕架。
背景技术
帚帕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清洁用具,它通常由拖把杆和拖布组成,其中拖布被绑紧在拖把杆的底端。传统的简易帚帕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拖布易脱落、不易晾干,并且使用寿命比较短。中国专利ZL 200720188428.9于2008年11月05日公布了一种帚帕架,它具有帚帕座和夹条,所述帚帕座和夹条经螺栓连接在一起,在帚帕座和夹条之间夹有拖布。该专利较好地解决了拖布易发生脱落、不便晾干等问题,然而夹持拖布的帚帕座和夹条为固定式结构,即不能发生转动。在进行清洁操作时,帚帕架不可避免地会与家具的表面接触或碰撞,进而将家具的表面刮坏,从而影响家具的外观。同时,连接拖把杆的套筒固定连接在帚帕座上,不能进行摆动,身材高的人使用由这种帚帕架做成的帚帕时必须要弯腰才能进行操作,而身材矮的人却必须握着拖把杆的上端进行操作,这样既不方便操作,又大大地加重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以上帚帕架结构尺寸较大,无法伸入家具下方狭小的空间,会形成清洁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刮伤家具表面的帚帕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帚帕架,包括帚帕座、支撑座和套筒,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帚帕座的正下方,两者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帚帕座顶部的中央安装有连接帽,该连接帽能相对于帚帕座在水平面内转动,且连接帽的顶部与套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帚帕座上设有水平面内可360度转动的连接帽,并且连接帽转动非常灵活;如果在清洁的过程中帚帕座、支撑座接触或碰撞到家具的表面,由于帚帕座与连接帽能相对转动,这样帚帕座连同支撑座在家具的表面轻轻滚动,从而有效避免了将家具的表面刮伤。
所述帚帕座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型,为平顶草帽状结构,在帚帕座顶板部分的中央开设圆孔,该圆孔孔口的下方固定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帚帕座的顶板部分之间形成有环形卡槽,该卡槽与连接帽卡接配合。以上结构造型美观,加工制作容易,装配方便,并且能保证连接帽与帚帕座之间相对转动的灵活性。
为了简化结构并有利于装配,所述连接帽为敞口朝下的半球壳形结构,连接帽的底部向外弯折形成翻边,该翻边卡入支撑板与帚帕座顶板部分之间形成的环形卡槽中。
所述连接帽通过支耳与套筒连接,支耳为“n”型结构,支耳的下端固定于连接帽的顶部,支耳的上端位于套筒端部的两连接片之间,并通过销钉与所述连接片相铰接.以上结构装配容易,连接可靠,连接帽与套筒活动连接,套筒能相对连接帽在垂直面内进行180度摆动,一方面使不同身高的人均可直腰进行清洁操作,操作方便,并大幅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整体空间尺寸小,可以自由伸入到家具下方的狭小空间内,有效消除了清洁死角,大幅提高了清洁效率.
为了增加连接的牢靠性,在所述支耳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爪钉,这两个爪钉穿过连接帽上对应的条形孔后,由爪钉底部的弯折段限位。
所述连接帽为球形或半球形结构,该连接帽的下部卡入帚帕座顶部形成的定位槽中,并能在定位槽中于水平面内自由转动,所述连接帽的顶部与套筒的端部焊接固定,套筒倾斜设置在帚帕座的上方。以上结构连接帽装配容易、转动灵活;连接帽与套筒直接固定,不仅牢靠性好,而且操作方便。
在所述帚帕座的上表面设有2~5条周向分布的环形加强筋和2~5根径向分布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并且加强条与加强筋垂直相交。以上结构美观大方,极大地增强了帚帕座的结构强度,有效防止了变形。
所述支撑座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型,为轮辐形结构,在支撑座的边沿设有3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下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从下向上穿过该下安装孔及帚帕座上对应的上安装孔后,由螺帽锁紧。拖布被夹紧在帚帕座与支撑座之间,以上结构拆装拖布方便、快捷。
在上述支撑座的圆心处开有1个固定孔,第二螺栓从下往上穿过该固定孔后由螺母锁紧,螺母焊接在支撑板的中部。第二螺栓起中心定位的作用,能够增强支撑座与帚帕座的连接强度。
所述帚帕座的边沿向下弯折,并形成上翻边,在该上翻边的底部设有一圈上锯齿;支撑座的边沿向上弯折,形成与所述上翻边相对应的下翻边,在所述下翻边的顶部对应设有一圈下锯齿,并且下锯齿与上锯齿交错布置。以上结构通过上、下锯齿能够将拖布咬紧,进而有效防止了拖布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辉,未经刘德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