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口烟道倾斜的脱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8527.7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强;赵培超;杨程;龚成祥;罗渝东;但康;王强;张思瑞;宋其发;刘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口 烟道 倾斜 脱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口烟道倾斜的脱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现有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与吸收塔塔壁垂直,经脱硫塔洗涤后的烟气在出口烟道内的凝结液不易排出,对烟道腐蚀严重,特别在取消旁路后,未经GGH(Gas to Gas Heater)加热的烟气温度较低,在出口烟道内更容易形成冷凝液。现有技术也有采用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倾斜20°的技术方案,但在取消旁路后由于排烟温度低,不利于烟囱排烟,在排烟的大气环境不利时易增大塔内气压,严重时,会影响吸收塔的正常运行,降低脱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口烟道倾斜的脱硫吸收塔,既能使冷凝液回流,又不会明显增大脱硫吸收塔内部气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出口烟道倾斜的脱硫吸收塔,包括脱硫吸收塔塔体和出口烟道,所述出口烟道与脱硫吸收塔塔体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出口烟道沿排气方向向上倾斜,出口烟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
进一步,所述出口烟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
进一步,所述脱硫吸收塔顶部沿出口烟道出气方向向上倾斜;
进一步,所述脱硫吸收塔顶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
进一步,所述脱硫吸收塔顶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
本实用新型的出口烟道倾斜的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既能使冷凝液回流,不至于滞留在出口烟道内,腐蚀烟道,在排烟的大气环境不利时也不会明显增大脱硫吸收塔内部气压。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出口烟道倾斜的脱硫吸收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出口烟道倾斜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出口烟道1和脱硫吸收塔塔体2,所述出口烟道1与脱硫吸收塔塔体2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出口烟道1沿排气方向向上倾斜,出口烟道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优选为2°,为与出口烟道1相适应,所述脱硫吸收塔顶部亦沿出口烟道出气方向向上倾斜相应角度,即所述脱硫吸收塔顶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优选为2°,本实施例的出口烟道倾斜的脱硫吸收塔既能确保冷凝液返回到吸收塔浆池内,又能最大程度减小大气环境对脱硫吸收塔内压强影响,提高脱硫吸收塔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大器和放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便运输的组合式太阳能电池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