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8532.8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袁侨英;朱正伟;黄河清;胡俊;徐宝艳;郑莎;李学军;宋彩萍;陈磊;司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快速 引流 装置 | ||
1.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和具有穿刺尖头(2)的穿刺管(3),引流管(1)位于穿刺管(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3)在轴向上由左右两半构成,左右两半穿刺管形成一个内外壁闭合的圆,左右两半穿刺管其中一个穿刺管结合面设有轴向的滑槽(5),另一个穿刺管结合面上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滑轨(6),滑轨(6)位于滑槽(5)内并可带动所在的那半穿刺管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尖头(2)位于其中一半穿刺管(3)上,带穿刺尖头的那半穿刺管其管内壁在穿刺部位沿轴向平滑地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管身上设有管身长度可伸缩的皱折(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上设有外部可观察的刻度(7),引流管内腔中设有流量控制阀(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管身上设有与引流管内腔相通的排堵支管(10),排堵支管末端设有封堵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管身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11),一胶布(12)套于环形凹槽(11)中用于与穿刺部位的皮肤粘连,从而使引流管进入器官深度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管身上位于环形凹槽之前设有开孔(13),开孔(13)尾端铰链连接有与开孔形状对应的定位板(14),在引流装置位于体外设有操纵定位板向外侧展开或展开后收拢的展开收拢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3)尾端设有可以取下的施力用推柄(4)。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平战两用快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前端设有小孔,小孔与体外的注射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5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