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小型无芯感应炉坩埚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8719.8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3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峰;廖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B14/10 | 分类号: | F27B1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小型 感应炉 坩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坩埚模,具体地讲,是一种组合式小型无芯感应炉坩埚模,用于小型无芯感应炉坩埚的打结,属金属材料的冶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芯感应炉在冶炼过程中使用的坩埚,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捣打耐火材料夯筑成型,在经再烧结而成。而每次捣打过程需要事先做好一个坩埚模,才能在感应圈和坩埚模之间捣打一层耐火材料组成的坩埚,通常使用的坩埚模都是用薄铁皮焊制成的一次性坩埚模,在坩埚烧结过程中熔化掉。这种办法,不仅浪费了钢材,并且在高合金钢的冶炼和特殊有色合金的冶炼中,会增加合金成本,在特殊有色合金的冶炼中还会带来不需要的杂质元素,影响冶炼的产品质量。特别是在250Kg以下小型无芯感应炉,该型号炉大多冶炼高附加值的特殊钢或特种合金,在坩埚的打结上更需要有一种可反复使用,且适合小型炉体使用和拆卸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坩埚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小型无芯感应炉坩埚模,该坩埚模适合在小型无芯感应炉反复使用,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合式小型无芯感应炉坩埚模,由坩埚模右体,坩埚模左体,坩埚模中间体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坩埚左、中、右模体均为铁质铸造体,三者通过楔形配合到一起刚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坩埚形模,其顶部为一平面,下部坩埚模外壁圆弧过渡到同一底平面;所述坩埚模右体,坩埚模左体两者镜像对称,相对平面从上至下向中线倾斜,呈“八”字对称,并且各自平面上加工有上下贯通的楔形槽;所述坩埚模中间体为上部厚下部窄、两外部坩埚曲面也一头大一头小的不规则楔形,并且左右两边平面上加工有上下贯通的、与坩埚模左、右体的楔形槽相配合的左楔形体和右楔形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坩埚模左、中、右体的顶部各自焊有一个吊钩环;另外,每个模体的顶部两旁都焊有两个固定环,并分别与其它模体的固定环孔洞相通在一条直线上,可插入固定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坩埚模左、中、右体的外部坩埚曲面、顶部平面和底平面,里部平面和面上的楔形槽与楔形体均经过机械加工和打磨,平整光滑无毛刺,配合面均采取润滑措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要打结坩埚的小型无芯感应炉体内,先打结好坩埚底部,扒松四周,然后摆放好坩埚模右体和坩埚模左体,放入坩埚模中间体并将三者楔形配合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坩埚模.为防止捣打时受力震动的影响发生上下相对滑移,在组合好的坩埚模顶部的固定环中插入固定棒,保证下部各坩埚模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待捣打好整个坩埚炉体后,拔出固定棒,先起吊坩埚中间模体,由于其下窄上宽形状,再加上加工接触面的光滑和事先润滑,很容易拔出.坩埚模中间体取出后,就给坩埚模左、右体提供了震动和起吊空间,经震动一下的模体后轻微斜吊,就很容易起吊出坩埚模左、右体.由于三瓣式组合坩埚模的整体形状保持了原坩埚的技术要求,保证了打结的坩埚的底部与坩埚壁的圆弧过渡,无接缝;仅有的四条纵向接缝,也设计巧妙地避免了与底面垂直,加上配合的紧密接缝很细,从而不影响打结的坩埚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组合用的紧固件少,整体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不污染冶炼成分,特别适合反复使用在熔炼高合金特殊钢和特种合金的小型无芯感应炉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坩埚模中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坩埚模右体;2.坩埚模左体;3.坩埚模中间体;4吊钩环;5.左楔形体;6.右楔形体;7.固定环;8.固定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风机鼓风引风两用煤炉助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声表面波无线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