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8741.2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9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杨绍泽;任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武陵锰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3/06;C25C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991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金属锰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金属锰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金属锰是锰的湿法冶金产品,一般采用“浸出-净化-电解”生产工艺。该工艺主要是采用碳酸锰粉与无机酸反应,制得锰盐溶液,加铵盐作缓冲剂,用加氧化剂氧化中和的方法除铁,加硫化剂除重金属,经过“沉降-过滤-深度净化-过滤”得出纯净的硫酸锰溶液,加入添加剂后,作为电解液进入电解槽电解,生产出金属锰。碳酸锰粉与无机酸反应制得锰盐溶液主要在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内进行,因此,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的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电解金属锰的生产。
现有技术中,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包括浆化桶、电机驱动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轴竖直向下伸进浆化桶内,浆化桶的底部为水平结构的平面。菱锰矿经过粉碎后进入浆化桶,在浆化桶内加入无机酸进行反应,为使碳酸锰粉与无机酸混合反应更均匀,采用电机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进行搅拌。但上述结构的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存在下述不足:一、随着生产时间的增长,浆化桶底部的锰粉和泥浆沉淀很多,浆化桶需要反复冲洗,工作量较大,一旦出现故障,沉淀的锰粉和泥浆难以清除;二、随着生产时间的增长,矿浆的沉积物易覆盖搅拌桨,电机驱动搅拌轴时因负载阻力较大导致启动瞬间功率过大,烧坏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便于浆化桶内沉淀的锰粉和泥浆冲洗,防止锰粉沉积,解决锰粉沉积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启动时易烧坏电机的问题,提高碳酸锰粉与无机酸的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包括浆化桶、电机驱动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所述搅拌轴竖直向下伸进浆化桶内,所述浆化桶的桶底为漏斗结构,漏斗结构的桶底出口设置泥浆输出机构。
进一步,所述泥浆输出机构包括泥浆输送管和泥浆泵,泥浆输送管一端与桶底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泥浆泵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管和设置在进气管上的进气阀,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桶底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搅拌桨包括沿搅拌轴的轴线设置的三个桨板,所述靠近桶底的桨板位于桶底腔内;
进一步,所述搅拌桨为与漏斗结构的斜度相同的桨板,所述桨板通过筋板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下述优点:
1、浆化桶的桶底设置为漏斗结构,并在漏斗结构的桶底出口设置泥浆输出机构,沉积的锰粉和泥浆通过冲洗进入漏斗,再通过泥浆输出机构输出,既解决了锰粉沉积问题,又大大降低了浆化桶内壁清理费用;
2、通过进气机构从浆化桶的桶底向浆化桶内引入压缩空气,在开启电机进行搅拌之前先向浆化桶的桶底通气使矿浆松散,避免电机驱动搅拌轴时因负载阻力过大而烧坏电机;
3、通过改进后,设备故障率减少,既提高了碳酸锰粉与无机酸反应效率,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解金属锰浆化装置包括浆化桶1、电机驱动的搅拌轴2和设置在搅拌轴2上的搅拌桨3,搅拌轴2竖直向下伸进浆化桶1内,浆化桶1的桶底为漏斗结构4,漏斗结构4的桶底出口设置泥浆输出机构5。泥浆输出机构5包括泥浆输送管6和泥浆泵7,泥浆输送管6一端与桶底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泥浆泵7的进口连通。菱锰矿经过粉碎后进入浆化桶1内,在浆化桶内加入无机酸,开启电机,电机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进行搅拌,以使碳酸锰粉与无机酸充分混合。随着生产时间的增长,浆化桶底部的锰粉和泥浆沉淀很多,沉积的锰粉和泥浆通过冲洗进入漏斗,通过泥浆泵抽取并从输送管6排除。
浆化桶1上安装有一套进气机构8,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管9和设置在进气管9上的进气阀10,进气管9的出气口与泥浆输出机构5的泥浆输送管6连通,进气管9通过泥浆输送管6与桶底的出口连通。在开启电机进行搅拌之前先向浆化桶1的桶底通气使矿浆松散,避免电机驱动搅拌轴时因负载阻力过大而烧坏电机。
本实施例的搅拌桨3为沿搅拌轴2的轴线设置的三个桨板,靠近漏斗结构桶底的桨板位于桶底腔内,同时加长三个桨板的长度,使整个浆化桶1内的碳酸锰粉与无机酸达到更充分地搅拌,有利于提高碳酸锰粉与无机酸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武陵锰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武陵锰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7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水的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