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进给恒压力磨削的无心砂带磨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8822.2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马昌林;黄智;肖贵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2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进给 压力 磨削 无心 磨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带磨床,特别涉及一种水平进给恒压力磨削的无心砂带磨床。
背景技术
砂带磨床是利用快速运动的砂带作为磨具进行磨削和抛光的磨床。随着磨床技术的快速发展,砂带磨床已发展成为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精加工设备。特别是在大尺寸板材、棒材和复杂型面的加工,其优势尤为明显。砂带磨床是由驱动轮带动砂带运动,张紧轮用以张紧砂带,通过接触轮或支承板提供背压产生对工件的接触压力和形成切削角度,完成对工件的磨削加工。
无心砂带磨床是较为先进的砂带磨床种类,现有技术中,无心砂带磨床在磨削的过程中,理论上要求磨削进给量在不同时刻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工件的磨削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的主观参与,根本无法保证每次的磨削进给量都相同,也就无法保证工件表面的磨削厚薄均匀和表面粗糙度,而这些精度参数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直接相关。由此可见,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现有的砂带磨削装置无法达到较高的工件表面光洁度要求。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砂带磨床进行改进,在磨削的过程中就能实现恒压力磨削,保证每次磨削的进给量均匀一致,保证工件表面磨削厚度均匀,提高工件表面光洁度,避免人为控制进给量,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水平进给恒压力磨削的无心砂带磨床,在磨削的过程中就能实现恒压力磨削,保证每次磨削的进给量均匀一致,保证工件表面磨削厚度均匀,提高工件表面光洁度,避免人为控制进给量,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进给恒压力磨削的无心砂带磨床,包括床身、导轮机构、托轮机构、磨削机构和水平进给机构,所述磨削机构包括驱动接触轮和张紧轮,张紧轮转动配合设置在床身上的支架上,砂带绕于驱动接触轮和张紧轮外圆,所述驱动接触轮与磨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恒压力机构,所述恒压力机构包括压力平衡装置和固定于床身的立柱,水平进给机构的压力缸缸体固定设置在立柱上,压力缸的活塞杆以水平往复滑动的方式设置在驱动接触轮与工件径向相对的一侧;压力平衡装置包括顶杆机构和摆杆,所述摆杆一端与驱动接触轮轮轴转动配合,另一端与支架转动配合形成单摆结构,活塞杆端部连接驱动接触轮轮轴并与其转动配合;顶杆机构包括顶杆和顶杆架,所述顶杆架固定设置在立柱上,顶杆旋入顶杆架端部顶在摆杆与活塞杆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托轮机构包括托轮、托轮座和托轮调整机构,所述托轮转动配合设置在托轮座上,所述托轮调整机构包括托轮导轨、托轮拖板和托轮丝杠传动机构,托轮丝杠传动机构的螺母与托轮拖板固定连接,托轮拖板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单自由度配合设置在托轮导轨上,所述托轮座固定设置在拖板上,托轮导轨的设置方式保证托轮中心与工件中心的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30°;
进一步,所述导轮机构包括导轮驱动电机、导轮、导轮座和导轮水平调整机构,导轮转动配合设置在导轮座上,导轮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导轮座上并且动力输出轴与导轮传动配合;导轮水平调整机构包括导轮导轨、导轮拖板和导轮丝杠传动机构,导轮丝杠传动机构的螺母与导轮拖板固定连接,所述导轮导轨水平设置,导轮拖板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单自由度配合设置在导轮导轨上;
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转动配合设置过渡轴,所述磨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带传动结构I与过渡轴传动配合,过渡轴通过带传动结构II与驱动接触轮轮轴传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摆杆两端分别形成套在过渡轴和驱动接触轮轮轴外圆并转动配合的轴套结构,所述活塞杆端部通过摆杆的轴套结构连接驱动接触轮轮轴并与其转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顶杆架由水平设置的杆构成,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立柱,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摆杆沿竖直方向穿过杆之间的空间,所述顶杆螺纹配合水平穿过固定板顶住摆杆;
进一步,所述顶杆驱动端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设置驱动手轮,位于固定板外侧表面在顶杆上旋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固定设置锁紧手柄;
进一步,所述导轮丝杠传动机构和导轮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分别通过独立的蜗轮蜗杆副通过手动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轴的耐磨缓冲定位机构
- 下一篇:液压加压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