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锚索抗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8996.9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饶枭宇;罗斌;唐树名;文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索锚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锚索抗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预应力锚索具有独特的优点,在公路边坡加固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预应力锚索维系着边坡的安全稳定性。采用预应力锚索主动加固的边坡,一般较高较陡,锚索作为永久性工程和隐蔽工程,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锚索的加同作用。
预应力锚索虽然对边坡具有良好的锚固作用,但是在发生地震时,由于边坡剧烈震动变形,对锚索产生瞬间巨大拉力,可能导致锚索失效,威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锚索锚固结构中,自由段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是,从整个锚固体系看,预应力锚索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时发生多种形式的失效。如最常用的拉力型锚索,砂浆作为几乎不能承受拉力的脆性材料,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极易开裂并往锚固段深处渐进破坏。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边坡预应力锚索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确保边坡在地震中以及地震后的安全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索抗震装置,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在发生地震时,可以避免锚固体系过载或破坏,达到抗震防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锚索抗震装置,包括承载板、抗震锚具和永久锚具,锚索穿过承载板并依次穿过抗震锚具和永久锚具,抗震锚具为设定最大锚固力的可滑动挤压套结构,抗震锚具紧压在承载板内侧,永久锚具为标准挤压套,永久锚具与抗震锚具之间设置一定间距。
进一步,所述抗震锚具的内圆表面设置防滑纹;
进一步,所述抗震锚具的防滑纹为螺纹结构;
进一步,承载板外侧设置抗震筒,抗震筒与承载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承载板内侧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在抗震锚具和永久锚具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发生地震时,将瞬时产生巨大冲击能量,导致锚索受力急剧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锚索抗震装置可在锚索瞬间冲击力超过抗震锚具与锚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锚索相对于抗震锚具产生滑动,从而缓冲地震的瞬间冲击力,同时,锚索自由段的绝对长度变长,进一步降低锚索的瞬间冲击力,避免锚固体系过载或索体拉断,达到抗震的目的,确保边坡在地震中以及地震后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抗震锚具与锚索体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抗震锚具与锚索体配合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锚索抗震装置,包括承载板3、抗震锚具4和永久锚具6,所述锚索1穿过承载板3并依次穿过抗震锚具4和永久锚具6,抗震锚具4为设定最大锚固力的可滑动挤压套结构,抗震锚具4对锚索施加恒定的径向压力,因而接触表面具有最大静摩擦力;抗震锚具4紧压在承载板3内侧(外侧是指外锚具方向,内侧是指内锚具方向),永久锚具6为标准挤压套,永久锚具6与抗震锚具4之间设置一定间距。当发生地震时,将瞬时产生巨大冲击能量,导致锚索1受力急剧增大,本实用新型可在锚索1瞬间冲击力超过抗震锚具4与锚索1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锚索1相对于抗震锚具4产生滑动,并使锚索1自由段的绝对长度变长,从而降低锚索1的瞬间冲击力,避免锚固体系过载或索体拉断,达到抗震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震锚具4内圆表面设置防滑纹,用于控制锚索1与抗震锚具4的最大静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承载板3外侧设置抗震筒2,发生地震时,抗震筒2能够增强承载板3外侧注浆体的承载强度,提高抗震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震锚具4的防滑纹为螺纹结构。在瞬时荷载很大时,锚索1可沿防滑螺纹滑动,缓冲地震的瞬时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位于承载板3内侧设置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罩在抗震锚具4和永久锚具6外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物料齐套配盘分拣输送线
- 下一篇:一种涂布机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