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路刀柄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9217.7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5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傅联军;崔承谭;赵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林 |
地址: | 518104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路 刀柄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路刀柄与冷却油管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油路刀柄是一种带有冷却管路接头的特殊刀柄,主要用于深孔加工。冷却液通过管接头经刀柄内的水道流入装在刀柄上的刀具的内孔,从刀具底部喷出,吸收了刀具切削热的冷却液由水箱收集后再由水泵通过管路回到管接头,冷却液如此循环使用从而达到冷却刀具的目的。
常见的油路刀柄与冷却的管路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先将油路刀柄连接管3固定在与主轴1一体的油路刀柄2上,油路刀柄连接管3另一端插在冷却管路4中,然后用喉箍18锁紧。此方式的缺点如下:连接操作时间长、效率低;不能用于有自动刀具交换系统的机床;手动紧固喉箍时需要站在工作台上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连接,便于更换的油路刀柄连接装置。
这种油路刀柄连接装置,包括机体主轴,主轴上一体设有油路刀柄,还包括油路刀柄连接管和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路刀柄和冷却管路间设有一连接块,连接块内设有通道,通道下端是刀柄连接口,油路刀柄连接管连接于刀柄连接口和油路刀柄之间,通道另一端出口与冷却管路连接。
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连接块的刀柄连接口处设一凹槽,凹槽中设有一连接板,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与连接块连接,连接板上对应于油路刀柄连接管设有通孔,油路刀柄连接管穿过连接板的通孔与刀柄连接口对接,并且在油路刀柄连接管顶部与固定块间设有环型密封垫和0型密封圈,紧固件是螺丝。
连接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主轴机体的底部,紧固件是螺丝,可以通过螺丝调整固定块中心与主轴中心的距离。
通道另一端出口与冷却管路间设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上设有的插口内,另一端插置于冷却管中,外面用喉筛紧固。
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种规格的油路刀柄与冷却管路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外型小巧,成本低,可用于立式、卧式铣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油路刀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这种油路刀柄连接装置,和现有的相同,包括机体主轴1,主轴1上一体设有油路刀柄2,还包括油路刀柄连接管3和冷却管路4。所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的油路刀柄2和冷却管路4间设有一连接块5,连接块5内设有通道6,通道下端是刀柄连接口7,刀柄连接口7和油路刀柄连接2间连接有油路刀柄连接管3,通道另一端出口8与冷却管路4连接。如图所示,在连接块5的刀柄连接口7处设一凹槽9,凹槽9中设有一连接板10,连接板10通过紧固件,这里用螺丝11与连接块5固定连接,连接板10上对应于油路刀柄连接管3设有通孔,油路刀柄连接管3上端穿过连接板10的通孔与刀柄连接口7对接,并且在油路刀柄连接管3顶部与固定块5间设有环型密封垫12和O型密封圈13,油路刀柄连接管3下端的连接方式和现有技术相同,插于油路刀柄2上,底部设有弹簧14,用于施加向上的力,达到紧密接口的目的。连接块5是通过螺丝15固定在主轴机体16的底部的,通过调整螺丝15可以对固定块5中心与主轴1中心的距离进行微调。通道另一端出口8与冷却管路4间设有一连接管17,连接管17一端固定于连接块5上设有的插口内,另一端连接方式和现有技术相同,插置于冷却管中,外面用喉筛18紧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9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背光装置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背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