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紫外光啤酒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9273.0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朝林 |
主分类号: | C12H1/16 | 分类号: | C12H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 坚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紫外光 啤酒 杀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啤酒杀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用紫外光对啤酒反应容器中的啤酒进行杀菌方面。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类似酒精和非酒精饮料杀菌。
背景技术
紫外杀菌技术具有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剂、不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杀菌效率高、操作简单、便于运行和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诸多优点是其他杀菌技术无法比拟的。紫外杀菌技术于食品行业正在逐步取代常规的热杀菌技术。目前常用的紫外杀菌采用的是封闭压力式,它是由外筒、紫外线灯管、石英套管及电气设施等组成。紫外杀菌效果主要受紫外透光率、浊度等的影响。传统的紫外杀菌工艺在应用上存在很多缺点,也制约了紫外杀菌技术在啤酒灭菌中的应用,传统紫外灭菌的工艺有很多种,但都不可避免存在下列问题:(1)使用寿命短。目前国产紫外灯执行直管型石英紫外线低压汞杀菌灯的国家行业(YY/T0160-94),有效寿命一般为1000~3000hr,而进口低压灯管的有效运行时间为8000~12000hr,中压灯管为5000~6000hr。因此,研制生产寿命长的紫外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更换灯管困难。作为灯管的保护装置紫外灯外面包裹着石英套管,由于紫外灯的寿命不是目前中的理想,拆换紫外灯管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3)维修清洗难。当液体流经UV杀菌器时,其中有许多无机杂质会沉淀、粘附在套管外壁上,为了不影响紫外灯的杀菌效率,必须进行一定周期的清洗工作,这些清洗工作都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4)能耗高;(5)紫外灯直接浸入液体中,紫外灯中的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传统的啤酒杀菌方法有热杀菌和膜过滤除菌两种,但在应用上都有自身的缺点。热杀菌会破坏啤酒原有的风味;膜过滤的成本很高,对啤酒风味也会有一定的破坏。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既不会改变被灭菌物的温度也不会改变其风味特色,可以在有效灭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被灭菌物的原汁原味,清洗方便的光纤紫外光啤酒杀菌装置。
为实现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光纤紫外光啤酒杀菌装置,包括:紫外光发生器、光纤和啤酒反应容器,所述的紫外光发生器包括反射灯罩和紫外灯,紫外灯置于反射灯罩内,光纤一端的截面设在反射灯罩聚焦的焦点处,光纤另一端的连接在啤酒反应容器外壁或啤酒反应容器内腔中,连接在啤酒反应容器外壁时,连接的外壁为透光材料做成的。
所述的光纤为石英光纤。
所述的光纤与啤酒反应容器连接端上设有光散发头。
所述的啤酒反应容器由一个截面为“匚”字型壳体和一块设在“匚”字开口中的侧板密封而成,所述的侧板与“匚”字型壳体间为活动可调连接,进水口设在“匚”字型壳体的底部,出水口设在“匚”字型壳体的顶部。
所述的侧板和侧板相对“匚”字型壳体侧面上均连接有光纤。
所述的光纤为光纤束,光纤束的一端分散连接在啤酒反应容器上,另一端至少连接有一个紫外光发生器。
所述的反射灯罩聚焦的焦点旁设有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光纤无需保护装置,解决了常规紫外杀菌技术中存在的更换灯管困难和清洗维修不便的难题,可以直接分布于杀菌管道中,方便啤酒管道式杀菌。通过光纤传输紫外线,实现了紫外灯和待处理啤酒的分离,有效避免了紫外灯管破裂所带来的汞污染风险。光纤能承受很大的压强,具有很好的承压性能。光纤在啤酒中能以最佳角度布置,使产生紊流状态,大大提高杀菌效果。节约能源。光纤系统布置在啤酒中,使用统一配电装置供电发光,大大降低了电耗。光纤以一定空间距离及色散点按一定比例密度进行布置,使紫外光无盲点照射,使啤酒处理杀菌更彻底。高密度分布的光纤,紫外强度高,能量集中,对啤酒穿透能力强,而且光纤可以灵活分布,便于容器设计,易于容器拆卸和表面处理。本实用新型无论在一次性投资还是运行过程中,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单个设备处理量较小、可以单独运行的突出优势;本实用新型可以单个单独运行,也可多台串联或并联运行,装配方式和运行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占地面积很小;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朝林,未经李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9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针床经编机的送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除电脱盐乳化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