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囊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9596.X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9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宋霜;李貌;戴厚德;韩文广;孟庆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5/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宏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诊断器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胶囊内窥镜。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推进式内窥镜存在的既不能完全到达病源处,又会使病人感到疼痛难忍等问题,格文图像公司推出了更加方便、人性化的胶囊内窥镜,它可以实时的将人体内的影像通过无线的方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的极大的方便。
胶囊内窥镜的无线定位主要分为基于射频的定位、基于静磁场或者低频电磁场。磁定位是通过在胶囊中放一静磁体,然后在人体外放置霍尔传感器若干,将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计算当前胶囊的位置数据。
现有技术的胶囊内窥镜实现定位或者驱动功能多采用内嵌矩形永磁体或者圆柱体永磁体(如图1所示)的方式,图2是圆柱体永磁体110在胶囊内窥镜中的排布示意图,将圆柱体永磁体110和电池、无线射频装置、控制装置和摄像头等功能部件并排放置在胶囊内。
由于在胶囊内窥镜内并排设置磁体、电池、无线射频装置、控制装置和摄像头等部件,使得磁体体积和各个部件的大小都受到限制。在使用相同的磁体的情况下,磁体的磁性与其体积成正比,因此,这种圆柱体永磁体110的形状限制了其自身的体积,进而影响了定位和驱动的效果。在胶囊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各个部件的大小受到限制,使得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效率上,都不如没有内置磁体的胶囊。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该胶囊内窥镜的增加磁体的体积、增强磁性、优化胶囊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光学外壳、设置在所述光学外壳内部的磁体和功能部件,所述磁体是圆筒形磁体。
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中,所述圆筒形磁体紧贴所述光学外壳。
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中,所述功能部件设置在该圆筒形磁体内。
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中,所述圆筒形磁体的两极位于其径向的两端。
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中,所述圆筒形磁体的两极位于其轴向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囊内窥镜,由于采用了圆筒形磁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相同磁体的情况下,增加了磁体体积,也增强了磁性,因为对于相同的磁体来说,其磁性与其体积成正比,进而提高了定位和驱动的效果;在增大磁体体积的前提下,为胶囊内部提供更多的连续空间,功能部件的排布可以在筒内或者筒外,提高了内部设备集成度、简化了电路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圆柱体永磁体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胶囊内窥镜内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筒形磁体的一种形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筒形磁体的另一种形式;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胶囊内窥镜,包括光学外壳200、设置在所述光学外壳200内部的磁体和功能部件。所述磁体是圆筒形磁体210,见图3和4;这样可以在不增大磁体体积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内部连续空间,提高内部设备集成度。功能部件的排布可以在圆筒形磁体210之内或之外,作为优选,圆筒形磁体210紧贴光学外壳200设置,该结构可以将圆筒形磁体210的体积尽可能做到最大,进一步提高了内部设备集成度,简化了电路的设计;这在所需磁性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将胶囊内窥镜的体积做得更小,便于微型化,减小使用时的不适感。
图3中圆筒形磁体210的两极位于其径向的两端,即轴向充磁的圆筒形磁体210;图4中圆筒形磁体210的两极位于其径向的两端,即径向充磁的圆筒形磁体210;由于磁体210的充磁方向是径向充磁,当胶囊内窥镜沿着其对称中心轴旋转时,空间某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外部磁传感器可以感知胶囊内窥镜的轴向旋转运动;因此该胶囊内窥镜能够在仅利用径向充磁的永磁体的磁感应强度和方向即能实现三维位置和三维方向的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形磁体210可以采用永磁体,也可以采用非永磁体,圆筒形磁体210的材料可以不同。胶囊内窥镜内部各个功能部件可以视需要而增加或者删减,或者使用能完成相同或者类似功能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9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的正极基材
- 下一篇: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防漏气单向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