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9988.6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7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戴天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锦松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覃业军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物件的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将物件固定于被固定件的沟槽中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把一个或多个物件固定于被固定件的固定技术,与固定件与被固定件的形体有关。如把物件固定于被固定件的沟槽中,其固定技术就要针对固定件形体与沟槽形体的特点进行设计。以将感应开关固定于缸体为例,就要考虑利用缸壁外表具有的散热沟槽,把感应开关制作成与缸体沟槽相匹配的形体,将感应开关置于缸体的沟槽中,再加以固定。当然,感应开关的形体用塑胶材料制作,塑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也能起到某种固定作用,但不牢固,因此,固定机构是不可缺少的。现有技术中,将物件固定于沟槽的固定机构其结构比较复杂,操作比较繁琐,固定不很牢固。市场迫切需要一种与产品的沟槽配套,结构简单、固定时操作简便的与沟槽固定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结构简单、固定时操作简便的与沟槽固定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构造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被固定物件上的沟槽、设置于沟槽中的块状体;在块状体的底壁开制一槽口,该槽口穿通块状体的侧壁;在槽口中设置一螺母,对着该螺母螺孔的块状体之顶壁开制一通孔,一螺丝从块状体顶壁之外穿过所述通孔与螺母螺接,螺丝可在螺母中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槽口的一对侧壁分别制有挡位直角拐折,该一对挡位直角拐折凹凸位错位相对,即此壁的凹位与对壁的凸位相对,此壁的凸位与对壁的凹位相对;螺母的一对外壁制有向外伸出的凸沿,该凸沿的外侧呈弧形,从凸沿的起点到凸沿的终点,沿宽连续增加,凸沿终止处呈直角拐折收拢以形成凸钩;通过螺母的螺孔的圆心的直线与螺母外边沿的交点间的线段在挡位直角拐折处即凸钩处最长,称为螺母的长;与螺母的长垂直的称为螺母的宽;螺母的凸钩与块状体的槽口的挡位直角拐折相对应而呈抵挡状态,以抵挡的形式对螺母的转动进行限位。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所述沟槽的形态为颈状的直槽与燕尾槽相接,底部是燕尾槽,上部即槽口为颈状直槽。
螺丝头上具有改锥槽,便于用改锥旋动螺丝。
所述块状体两侧壁呈平面状,该两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块状体的宽度,其宽度与沟槽上部的槽口的宽度一致。
所述螺母的宽与块状体的宽度一致。
螺母外圈的厚度小于燕尾槽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机理如下:当块状体从沟槽的槽口放置于沟槽中时,平面状的块状体侧壁与沟槽的燕尾槽侧壁间存在盈余空间,此时,往下按压螺母,螺母亦位于该盈余空间中,即螺母处于避空之中。若逆时针旋动螺丝,螺母的凸钩与块状体槽口侧壁的挡位直角拐折相碰,螺母被挡位无法转动,只好螺丝退行。再按压德同时,顺时针旋动螺丝,这时螺母处于避空状态,处于避空之中的螺母随螺丝顺时针旋动,螺母的凸沿旋入燕尾槽,直至与燕尾槽壁相碰,并受到燕尾槽的槽壁向下的压力,螺母被卡住而固定。可见,螺母是在受到向下的压力与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被旋进燕尾槽而固定的。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使用时操作如下:
①将螺丝通过块状体上的通孔旋入螺母,让螺母被螺丝旋满,使螺母的凸钩与块状体槽口侧壁上的挡位直角拐折相碰,此时,螺母的宽边与块状体的宽边平齐。
②将宽边与螺母的宽边对齐的块状体顺着沟槽从槽口放于沟槽中。
③向下按压块状体,用改锥顺时针旋动螺丝,螺母在避空中顺时针旋进燕尾槽而固定。
④若要取出块状体,在按压的同时逆时针旋动螺丝,螺母跟随逆时针少许旋转适度角度,螺母的凸沿被旋出燕尾槽,固定解除,块状体便可取出沟槽。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在于:其一,结构简单适用,通过在螺母上制有的凸钩与块状体槽口侧壁制有的挡位直角拐折,通过旋转螺丝就能将块状体固定于具有燕尾槽的沟槽中;其二,由于螺母上的凸沿被旋进燕尾槽,凸沿受到燕尾槽壁的压扣而固定,因此,块状体与沟槽连接牢固;其三,操作方便,稍稍顺时针旋转螺丝,便被固定,稍稍逆时针旋转螺丝,可使固定解除。
附图说明
图1、块状体立体图;
图2、沟槽立体图;
图3、块状体固定于沟槽的示意图;
图4、块状体俯视图;
图5、块状体主视图;
图6、块状体仰视图;
图7、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8、螺母、螺丝设置于块状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9、从块状体底面观察的螺母、螺丝设置于块状体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锦松,未经林锦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9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