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0043.6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0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玮;叶赣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1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改良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中国专利CN200972951Y所揭示的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相对接的可定位导电端子的座体、套设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以及安装于座体上的固持装置,遮蔽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固持装置包括有安装于座体上的安装部以及延伸出座体的固持部,安装部夹持于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以固持装置定位以省去铆钉,达到固定与接地效果。然而,该类连接器以固定装置导通接地,此结构复杂不易制作生产,品质也有所不稳定,且浪费材料,增加连接器制造成本。
因此针对上述连接器生产问题,实有必要对现行连接器部件结构进行改良设计,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易生产的优化结构连接器,以改善此问题点,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针对上述习知卡缘连接器所存在的缺陷,实有必要对现行技术进行改良,以提供一种与电路板间形成良好接触的卡缘连接器的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上盖由铆合件铆合定位,金属外壳侧壁上所设的弹片弹性接触铆合件基部,便可于金属外壳导接,以达到接地功能,从而简化结构,降低零部件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该电连接器包括由一上盖、一绝缘本体、一座体、一金属外壳、及复数导电端子、铆合件、定位插片所构成。所述的上盖基板两侧设有通孔,由铆合件颈部自绝缘本体的基体底面所设定位部进行穿透通孔后进行铆合,将上盖铆合定位于绝缘本体上表面;所述导电端子接触端插置于绝缘本体所设的通孔,引出端穿设定位于座体所设的定位信道,绝缘本体与座体通过两侧所设的突出部与凹部结合对接,并且相对侧所设的突出部与凹部宽度不同,使绝缘本体与座体对接组装时具有防呆效果;同时铆合件基部固持于绝缘本体定位部而夹设于绝缘本体与座体间;所述金属外壳包覆于安装有定位插片的座体侧表面,通过金属外壳侧表面所设的卡片卡掣于绝缘本体侧表面所设的卡掣部得以牢固卡掣固定。其中,金属外壳相对的侧壁上加设有弹片,其位置对应于铆合件基部可进行弹性抵触。当相匹配的插头对接时,金属上盖与金属外壳导接产生接地路径,从而达到接地功能。如此以来,不但使部件结构进行了简化,而且部件生产成本也有所降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结构特征能进一步的让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明了,配合所属附图,以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体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体实施例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具体实施例金属外壳部件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体实施例立体图;
图5为图4在A-A方向剖视图。
实用新型:
1-上盖,11-基板,12-套合部,13-通孔,2-金属外壳,21-上卡片22-下卡片,23、24-弹片,25-焊接脚,3-绝缘本体,31-基体,32-穿孔33、33’-突出部,34、62、64-卡掣部,35-对接部,36-插置孔,37-定位部4-铆合件,41-基部,42-颈部,43-铆合部,5-导电端子,51-接触端52-引出端,6-座体,61-定位信道,63、63’-凹部,7-固定片,8-电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8,由一上盖1、一金属外壳2、一绝缘本体3、铆合件4、复数导电端子5、一座体6、及定位插片7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0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保护插头触点弹压结构
- 下一篇:连接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