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0455.X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312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文秋红;丁健生;王小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B01D2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 筠;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印染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回用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技术背景:
印染行业是工业排水行业中的大户,所排放的废水数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可生化性较差,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型化学纤维、仿真丝、印染整理技术的发展,聚乙烯醇新型助剂等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废水中,给废水处理增加了难度,使原有生物处理系统的去除效率明显降低。因为印染废水的上述特点,不仅使废水处理达标难度增大,处理成本增高,而且影响到废水的回用。近年来人们针对染色废水回用技术做了许多探索,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处理技术主要有:
1、印染及染色废水→混凝→气浮→砂滤→活性炭吸附→回用
该方案完全是物化技术的组合,能较有针对性地去除胶体物质,使出水达到回用要求,但不足之处主要是无法适应染色污水水质变化大的特点。
2、废水处理站出水→生物过滤→臭氧脱色→双层滤料过滤→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出水→回用
该方案是较为典型的各种处理方法的组合,不足之处在于运行成本偏高,在水源充足地区难以推广。
3、印染废水→加酸调节pH值→铁碳过滤→加碱中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回用
铁碳过滤系统采用主要成分为铁和碳的废铁屑,经预处理和活化后可作为填料,该工艺优点是以废治废,运行稳定,不足之处是pH值必须来回调节测定。
4、二沉池出水→一级砂滤→ClO2氧化→二级过滤→活性炭→回用
该工艺操作简便,特别在色度去除上效果较好,但是该工艺的成本高,厂方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而且该处理工艺的进水已经能够达标排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印染废水→混凝沉淀→内循环厌氧→HCR/生物活性炭→接触氧化→纤维球过滤
该方案是将HCR法与生物活性炭法相结合,提高了反应器中氧的利用率,增强抗冲击负荷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好氧生物处理的不足。该工艺占地面积较小,且纤维球具有过滤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使废水能稳定达到回用要求。此工艺是传统的印染水处理工艺,其存在投资成本以及运行成本偏高的缺点,而且长时间运转后会造成盐分的积累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6、二级处理出水→电化学处理→化学絮凝→离子交换→回用
电化学法结合化学絮凝和离子交换法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优点是出水水质好,可以回用到印染所有工序中。其不足之处在于对pH值较敏感。试验发现,pH值为3时电化学效果最好,因此在进行电化学处理前要调节pH值。另外,该方案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依赖性较大(为了降低铁离子浓度和电导率),因此,离子再生频率升高不可避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回用装置,包括移动平台、混凝池、磁场沉降池、搅拌器、磁流体添加器、磁电极、出水堰箱,混凝池和磁场沉降池安置在移动平台上,搅拌器安装在混凝池内,磁流体添加器安装在混凝池上方,磁电极安装在磁场沉降池内,出水堰箱安装在磁场沉降池上方。
所述的搅拌器动力部分安装在混凝池顶盖上,搅拌器叶片伸向混凝池内的下部。
所述的印染废水进水管安装在混凝池下部。
所述的磁电极层,正负极相对安装在磁场沉降池内上顶部和下底部。
所述的出水堰箱是多孔的。
所述的磁场沉降池上方设置有溶解氧测定口和水位控制测定口,底部设置有排泥口。
本实用新型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回用装置的运行可与车间生产操作同步进行,将污染废水经格栅去除杂质后从底部送入装置的混凝池中,同时混凝池上方的磁流体添加器自动添加磁流体溶液,混凝池中的慢速搅拌器使废水与磁流体混合均匀,然后进入磁场沉降池中,待沉降完全,由多孔出水堰箱溢流,处理后的回用水用于染色漂洗等各工序中,沉降物自排泥口排出,可进行压榨后送污泥填埋场。
本实用新型可使复杂的处理过程在10min之内完成,并且高浓度印染废水经一次处理CODCr去除率在75%-80%,SS去除率在80%以上,色度一般在95%以上,处理后的回用水用于染色漂洗等各工序中,节能减排,减少取水量,节约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说明:移动平台1、混凝池2、磁场沉降池3、搅拌器4、磁流体添加器5、磁电极层6、溶解氧测定口7、水位控制测定口8、出水堰箱9、排泥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04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