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罩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0817.5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渊;赵圣杰;简瑞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3/02 | 分类号: | F21V3/02;F21V17/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罩,且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应用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上的灯罩。
背景技术
在现今液晶显示器的技术领域中,目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已多采用发光二极管来作为光源。详细而言,上述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包括一灯罩以及一光条(light bar),其中光条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电路板,而这些发光二极管组装于此电路板之上。
光条容置于灯罩内,并与灯罩组装,其中光条大多采用黏贴的方式来与灯罩组装。详细而言,首先,在光条的电路板表面上涂布一层树脂(resin)或胶水,或是黏贴一层双面胶带。之后,通过树脂、胶水或双面胶带,电路板得以黏贴于灯罩内。如此,光条便组装于灯罩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罩,用以容置发光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罩,其包括一框条以及多个固定件。框条包括一对壁体以及一连接于这些壁体之间的底座。各个壁体具有一内壁面,而这些内壁面彼此面对面地配置。这些固定件配置于这些壁体,且至少一个固定件位于各个内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这些固定件弹性连接这些壁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各个固定件为一板状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这些固定件皆从这些壁体朝向底座延伸,各个固定件具有一连接端与一相对连接端的末端。这些连接端连接这些壁体,而这些末端皆未接触壁体与底座。这些末端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这些连接端与底座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个固定件还具有一位于连接端与末端之间的弯曲部,以使固定件朝向其所配置的壁体而弯曲。上述固定件从弯曲部到连接端的长度大于固定件从弯曲部到末端的长度。或者,固定件从弯曲部到连接端的长度小于固定件从弯曲部到末端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灯罩能容置一发光组件,其中发光组件配置于这些壁体之间,以及底座的一底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发光组件为一光条,其包括一电路板以及至少一组装于电路板的发光二极管,电路板配置于这些末端与底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灯罩能与一光源模块本体组装,以形成一光源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光源模块为一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位于这些内壁面之一的固定件与位于另一内壁面的相应固定件彼此面对面地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位于这些内壁面之一的所有固定件与位于另一内壁面的所有固定件呈交错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灯罩还包括至少一挡板。挡板配置于底座,并位于这些壁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底座具有至少一开口,而挡板位于开口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个壁体具有至少一开口,而开口显露其中一个固定件。
通过这些固定件,本实用新型能让发光组件不易从灯罩脱离,进而使得发光组件得以组装于灯罩内。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灯罩与发光组件在组装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的灯罩与发光组件在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灯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A中的灯罩在其固定件之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A是图1B中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灯罩的剖面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灯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一种包括图3A中的灯罩的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A中的灯罩在其挡板之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a、100b、100c、100d灯罩
110、110’框条
110a端
112、112’壁体
112a、112a’内壁面
114底座
114a底面
120a、120b、120c固定件
122a、122b、122c连接端
124a、124b、124c末端
126a、126b弯曲部
128c表面
130挡板
200发光组件
210电路板
220发光二极管
300光源模块
310光源模块本体
312导光板
312a出光面
312b入光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08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