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隔圈、电芯保护结构以及动力电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31817.7 申请日: 2009-05-13
公开(公告)号: CN201430167Y 公开(公告)日: 2010-03-24
发明(设计)人: 蒋路霞;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M2/00 分类号: H01M2/00;H01M2/10;H01M2/26;H01M2/34;H01M10/00
代理公司: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全文
地址: 518118广东省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池 保护 结构 以及 动力电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隔圈、具有该电池隔圈的电芯保护结构以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在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的背景下,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所寄予很大的期望。而动力电池则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由于汽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其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振动、撞击等现象,这就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通常包括正极、负极、由多层柔性体叠合而成的电芯、电解液、电池盖板以及电池壳等,在电芯与电池盖板间还设有隔圈。动力电池的容量高,体积大,其内部的电芯也具有体积大的特点。同时由于电芯是由多层柔性体叠合而成的,其在周转过程容易受到损伤;对于包含多个电芯的电池,电芯之间的组合定位也存在困难;在电池装配过程中,特别是将电池壳套设于电芯上时,电芯与电池壳壁之间的摩擦也会给电芯带来很大的伤害;在电池使用过程中,汽车的振动、颠簸会使电芯在电池壳内产生窜动,对电芯也会产生很大损伤,致使集流体破损,隔膜打皱,极片掉料,对焊点的冲击等,从而给电池的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隔圈,其在满足绝缘要求的同时可对电芯上部实现很好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池隔圈的电芯保护结构,其可对电芯实现很好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芯保护结构的动力电池。

对于本实用新型电池隔圈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实现的:提供一种电池隔圈,所述电池隔圈设有与电芯上端中部吻合的极耳通过区以及位于所述极耳通过区两侧的电芯圆角容纳区,所述电芯圆角容纳区为由所述隔圈边缘与所述极耳通过区及隔圈上表面围合而成的槽状结构,所述极耳通过区包括至少一个贯穿隔圈的极耳孔。

对于本实用新型电芯保护结构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实现的:提供一种电芯保护结构,呈框架形状,所述框架包括上、下两个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池隔圈以及与所述电池隔圈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板。

对于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实现的:提供一种一种动力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至少一个电芯位于所述电芯保护结构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述电池隔圈两侧设有呈槽状结构的电芯圆角容纳区,在电池组装过程中,为电芯圆角提供足够的空间,实现对电芯上部的保护;所述电芯保护结构呈框架形状,从而形成了电芯的骨架,可在电池周转、特别是使用过程中给予电芯很好的保护,也降低了将电池壳套设于电芯上时,隔膜沿电池壳方向折皱以及电芯之间错动的风险,增强了单体电池的防振性能,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芯保护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池隔圈从上侧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池隔圈从下侧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侧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池隔圈与电芯配合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左、右侧板与电芯配合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芯保护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电芯保护结构呈框架形状,并包括上、下两个电池隔圈1以及与所述两个电池隔圈1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板2。所述电池隔圈1和侧板2均为耐电解液、注塑性能好、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绝缘材料。这样,所述由于电芯保护结构呈框架形状,从而形成了电芯3(请参照图5及图6)的骨架,可在电池周转、使用过程中给过程中给予电芯3很好的保护,也降低了将电池壳套设于电芯上时,隔膜沿电池壳方向折皱以及电芯之间错动的风险,增强了单体电池的防振性能,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以下对上述各组成部分分别作详细介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