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的运输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2304.8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6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田化;王晓毅;徐仁勇;丁新安;周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68 | 分类号: | B65D85/68;B65D90/00;B65D88/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半挂车 运输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领域中的包装运输方式和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的运输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从原产地到使用地的运输问题是大型厢式车制造厂销售环节的关键问题。虽然目前存在一种车体运输框架,通过设置与集装箱运输体系配合的角件,并将车体和运输框架连接起来,可以将大型厢式车的车体部分通过集装箱船实现海运。
如图1所示,厢式半挂车100包括厢式车体110,支撑腿总成120、行走总成130和防撞架总成140,如图2所示,车体运输框架210只能运输厢式车体110,而不能运输支撑腿总成120、行走总成130和防撞架总成140,需要将它们运到使用地后进行装配。相对于原产地,使用地一般是较发达地区,工时成本高,在使用地装配增加了成本。
大型厢式半挂车运输采用产地陆运-集装箱班轮海运-使用地陆运的方式进行。车体运输框架210在实现上述运输环节时,存在着诸多不便。
原产地和使用地陆运。厢式车体110装上运输框架210后,由于没有支撑腿总成130和行走总成140,且厢式车体的牵引销挂接区域被车体运输框架210的前框架底部占用,使车体无法通过牵引车挂接运输。又加之厢式车体110装上车体运输框架210后,超长超高,需采用特殊的低底盘拖车运输,导致原产地和使用地陆运成本高。
集装箱班轮海运。如图3所示,厢式车体110装上车体运输框架210后,超过标准集装箱810的宽度,如果利用标准的集装箱运输设备,海运是只能跳装,会造成舱位820浪费。另外,跳装时,在车体运输框架210的角件211和运输设备的角件830之间通常难以精确对准,增加码头装船的操作难度和时间,降低了运输的安全性。如果采用其他的船运设备,如散货船,以散货的方式来运送该车体,需要对船运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导致成本增加,且较集装箱运输方式,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的运输单元,能够对大型厢式半挂车整车进行堆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的运输单元,包括紧密堆码的数个集装箱,所述数个集装箱的顶部设置有数个平台箱,所述平台箱具有容纳厢式半挂车整车的支腿总成、行走总成和防撞架总成的空间,所述厢式半挂车整车堆码于所述平台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的运输单元,能够将安装了整车运输框架的厢式半挂车整车堆码于集装箱上,厢式半挂车整车的支腿总成、行走总成和防撞架总成能够容纳于平台箱内,且利用平台箱将厢式半挂车整车堆码于集装箱上,并实现厢式半挂车整车的班轮海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厢式半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厢式半挂车的运输单元的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厢式半挂车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挂牵引车与厢式半挂车整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厢式半挂车的运输单元的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厢式半挂车与平台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箱堆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台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的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图4和图5所示,在原产地,厢式半挂车100制作完毕后,在厢式半挂车100整车上安装整车运输框架310,厢式半挂车整车100与一半挂牵引车410连接,通过半挂牵引车410将厢式半挂车100整车运往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成品的绿色缓冲包装装置
- 下一篇:抗晕平衡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