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插接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3282.7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强达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8 | 分类号: | H01R12/18;H01R12/32;H01R13/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插接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信号连接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插接底座。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在实际应用中,常需要拆卸和安装以便完成不同的电路控制程序,一般在固定插接基板上设置可插接印刷电路板的插接口,通过连接触头来实现固定插接基板和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已完成所需要的电连接,实现电路板的相应功能,由于只有插接牢固、稳定才能效果完美地实现预定功能,所以在插接口处的接连对于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就目前的技术效果而言,最为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插接口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因为连接触头通常是采用一定弹性的弹触元件制成,通过其弹性紧紧压贴在印刷电路板上,而导通电路,传递电信号。但是弹性元件在长时间反复插抽过程中,极易发生弹性疲劳,失去弹性,对印刷电路板的压贴不紧密严实,这样就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根据材料力学理论,一种改进的方式是采用分散弹性应力方式来提高弹性疲劳极限,这样固然可以使其疲劳失效的时间延长,但是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其加持力不够,不能满足我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能提供链接电路所需要的加持力且不易发生弹性变形和弹性疲劳失效的印刷电路板插接底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印刷电路板插接底座,包括座体、插接槽口和连接触头,其中座体是作为整体主体支承部分,插接槽口是设置在座体上纵向的一条开口槽,在所述插接槽口内设置了若干连接触头,其特点在于,所述连接触头成对布置在座体的插接槽口内部,连接触头包括固定部、延伸部、弯折弹性部、弧形压触部和折型顶压部,固定部下端固定在座体内,向上连接到延伸部,延伸部是一段延伸到槽口内外壁之间的部分,在延伸部伸至最高的顶端时,以倒U型弯转构成一个弯折弹性部,弯折弹性部则和弧形压触部连接,所述弧形压触部有个向座体中心弧线弯曲凸起,该弧型凸起则是在印刷电路板插入后直接紧压接触印刷电路板上接点的部分。弧形压触部的尾端悬空于槽内,被下端固定在槽内壁上的折型顶压部弹性顶压。
所述折型顶压部是弹性元件,下端固定于槽壁上,上端和下端之间有角度偏折,上端紧压在弧形压触部的非封闭下端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印刷电路板插接底座内部的连接触头是采用反向弯曲构型,能分散弹性应力,而压在弧形压出部的折型顶压部具有很大的压紧力,可以保证严密接触的加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中:1为座体;2为插接槽口;3为连接触头;3.1为固定部;3.2为延伸部;3.3为弯折弹性部;3.4为弧形压触部;3.5为折型顶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图示中的印刷电路板插接底座,包括座体1、插接槽口2和连接触头3,其中座体1是作为整体主体支承部分,插接槽口2是设置在座体1上纵向的一条开口槽,在所述插接槽口2内设置了若干连接触头3,其特点在于,所述连接触头3成对布置在座体1的插接槽口2内部,连接触头3包括固定部3.1、延伸部3.2、弯折弹性部3.3、弧形压触部3.4和折型顶压部3.5。
所述固定部3.1下端固定在座体1内,向上连接到延伸部3.2,延伸部3.2是一段延伸到插接槽口2内外壁之间的部分,在延伸部3.2最顶端处,以倒U型弯转构成一个弯折弹性部3.3,弯折弹性部3.3下面是弧形压触部3.4,所述弧形压触部3.4是个向座体中心以弧线弯曲的凸起部分,所述弧形压触部3.4则是在印刷电路板插入后直接紧压接触印刷电路板上接点的部分。弧形压触部3.4的尾端悬空于槽内,被下端固定在槽内壁上的折型顶压部3.5弹性顶压。
所述折型顶压部3.5是弹性元件,下端固定于槽壁上,上端和下端之间有角度偏折,上端紧压在弧形压触部3.4的非封闭下端处。
这个折型顶压部3.5以其弹性压力施加在弧形压触部3.4,受到这个压力的弧形压触部3.4以其突起的最高点的紧紧压在插入的印刷电路板节点上。
根据结构示意图,可见弧形压触部3.4是在插接槽口2内部,从内壁中凸出来,当把印刷电路板从插接槽口2插入时,直接压在可以活动的连接触头3的弧形压触部3.4,因为这一压力作用,将促使弧形压触部3.4向座体1的内壁偏位,由于弧形压触部3.4一端悬空且被折型顶压部3.5压住,另一端连接至弯折弹性部3.3,所以弧形压触部3.4的偏移是经弯折弹性部3.3将受到的分散作用至折型顶压部3.5和弯折弹性部3.3,两处受作用力均匀,无弹性扭曲应力积聚点,有利于增大弹性应力的提高,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强达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强达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快速烘干的坐便器
- 下一篇:双燃料汽车电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