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3556.2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范逸致;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32 | 分类号: | F01D25/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易钊 |
地址: | 5180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r1000 核电站 汽轮机 旁路 排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旁路排放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商运的大亚湾和岭澳一期核电站,都设有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该系统的目的是在瞬时出现堆功率与汽轮机负荷不一致时,排放掉多余蒸汽,维持一和二回路的功率平衡。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分成大气排放(GCT-A)、除氧器和凝汽器(GCT-C)排放两部分。
如图1所示,现有的CPR1000核电机组常规岛旁路排放系统(GCT-C)设置如下,排放总量为主汽额定流量的85%(该流量是核岛要求),即1371.39kg/s,分为向凝汽器排放和向除氧器排放两部分:向凝汽器排放量为主汽额定流量的72.6%,即1171.33kg/s;向除氧器排放量为主汽额定流量的12.4%,即200.06kg/s。现有设计方案有200.06kg/s的旁路排放蒸汽排往除氧器,由于该部分蒸汽流量大、压力高,存在引起除氧器超压并导致除氧器安全阀动作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二回路蒸汽可能具有放射性,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应尽量减少二回路蒸汽外泄的可能性。对于除氧器设计而言,旁路排放蒸汽流量是其安全阀设计流量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与常规火电厂除氧器相比,安全阀设计流量相对较大,除氧器工程造价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核电站旁路排放系统中,需要将蒸汽排往除氧器,由于该部分蒸汽流量大、压力高,存在引起除氧器超压并导致除氧器安全阀动作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二回路蒸汽可能具有放射性,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存在二回路蒸汽外泄的可能性等缺陷,提供一种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单元、凝汽器单元,所述蒸汽发生器单元仅与凝汽器单元连通,以将一预设流量的蒸汽导入凝汽器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中,所述凝汽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凝汽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中,所述凝汽器单元包括一个凝汽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单元包括多个蒸汽发生器;所述凝汽器分别与每个蒸汽发生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中,所述凝汽器包括至少一个导气通道单元,所述导气通道单元分别与每个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导气通道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导气通道支路,每个导气通道支路中设置有一个控制阀,以导通或关断该导气通道支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中,所述凝汽器包括两个导气通道单元,所述蒸汽发生器单元包括三个蒸汽发生器,每个导气通道单元均分别与每个蒸汽发生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中,每个导气通道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七个导气通道支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中,所述凝汽器单元包括多个凝汽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单元包括多个蒸汽发生器;每个凝汽器分别与每个蒸汽发生器连通。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取消排往除氧器旁路蒸汽,减少了除氧器超压及其控制阀动作的一个诱发因素,提高了除氧器的安全性,并减少了可能具有放射性的二回路蒸汽外泄的可能性;同时在除氧器安全阀设计流量选取中可不用再考虑旁路排放流量,使得除氧器安全阀设计流量将大幅减少,可降低除氧器设备的工程造价,使CPR1000核电机组更具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CPR1000核电站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中控制阀的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垃圾桶
- 下一篇:乳浊液、膏状体压出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