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泳镜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3671.X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江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丕林 |
主分类号: | A63B33/00 | 分类号: | A63B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中和***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泳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泳镜,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后能与眼窝内周围贴合,使用时水阻低,穿戴舒适,而没有渗水顾虑的泳镜新。
背景技术
现有适合于比赛使用的泳镜,为一种穿戴后镜框罩于泳者的眼窝内周围者,此类泳镜藉由于穿戴后整副泳镜不会外凸于脸部过多,因而使用时在水中的阻力较小,对于分秒必争的泳者是有正面义意。但此类泳镜的构造穿戴时相当不舒服,且会有渗水的顾虑,确实有改善的必要。此类泳镜是以较硬的材料一体将镜片与镜框成型,镜框与脸部接触的一侧并无护垫设置,因此,穿戴后硬材质的镜框直接与眼窝内周围接触,不但使得眼窝内周围倍感不适,而且极容易因为未完全的与眼窝内周围贴附,而有渗水顾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泳镜,其通过框体不同软硬材质的设置,使得与脸部接触的一侧框体,其材质为软材质,而与镜片衔接的一侧框体,其材质为硬材质,以达到穿戴时能与眼窝内周围作较佳的贴合与舒适性,且不会有渗水顾虑,同时,穿戴时头带的拉引不会对框体造成变形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泳镜,其包括:左镜框与右镜框,每一镜框具有镜片,相对于镜片一侧的周缘设有环槽,左、右镜框相对的内侧设有组接座;
连接件,组接于左、右镜框的组接座;
左衔接框与右衔接框,其材质采用可抵抗泳镜的头带拉引的硬材质,每一框体相对设有第一衔接侧与第二衔接侧,该第一衔接侧与左、右镜框具环槽的一侧组接;及
左护垫框与右护垫框,其材质采用比左、右衔接框软的材质,每一框体可罩于眼窝内周围,具有连接侧与贴脸侧,该连接侧与该左、右镜框的第二衔接侧组接;以及
头带扣具,固定连接于该左、右衔接框的外侧,具有支脚及穿引座,该支脚被埋设于左、右衔接框,穿引座由该支脚一体延伸设置。
该左、右镜框的环槽相对于该组接座的外侧,设有组接脚,用于与左、右衔接框组接时,提供抓持时的依据,该组接脚具有基部及脚部,该基部具较大面积一体形成于该左、右镜框,该脚部于组接后则被包覆于左、右衔接框内。
该左、右镜框的组接座上设有卡接槽,而该连接件为条状体,其相对该卡接槽设有卡柱。
该左、右护垫框相对的内侧,由该连接侧一体延伸设有鼻垫。
该左、右护垫框的鼻垫由左、右衔接框的第二衔接侧沿伸至第一衔接侧。
该左、右护垫框的连接侧分别设有连接唇缘。
该左衔接框与右衔接框的外侧分别设有关节部,该关节部系邻近该第一衔接侧的外侧面上,形成弧形凹部,相对于该弧形凹部的左、右衔接框的内侧面各设有凹陷。
该头带扣具的支脚为沿着左、右衔接框轮廓的形体,其上设有穿孔,利于成形时塑料的充填,以强化组接的稳固性。
该头带扣具的穿引座包括导面及拱面,该导面沿伸于该支脚,可与左、右衔接框的轮廓相切齐,该拱面由该导面相对于支脚作顺向的跨接。
该左、右镜框与头带扣具及连接件采用聚碳酸酯树脂。
该左、右衔接框与左、右护垫框采具注塑成型黏合不同塑料特性的热可塑性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左、右衔接框的材质采用可抵抗头带拉引的硬材质,左、右护垫框可罩于眼窝内周围,其材质采用比左、右衔接框软的材质,从而实现穿戴时能与眼窝内周围作较佳的贴合与舒适性,不会有渗水顾虑,同时穿戴时头带的拉引不会对框体造成变形的影响。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泳镜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的前视图;
图4为图3的4-4方向剖视图;
图5为图3的5-5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丕林,未经江丕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6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