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3893.1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晓峰 |
主分类号: | B25F1/00 | 分类号: | B25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逃生器。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是造成人员意外伤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交通事故或其它车辆意外状况发生时,车内人员会因碰撞而造成伤亡,另外一种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情况是车内人员在车辆碰撞的瞬间并未受到伤害,而是由于不能逃离车祸现场而受到伤害,例如在车辆发生火灾或落水时,如果车内人员能及时逃离车辆,则会免于灾难。尤其是公共汽车出现重大灾害时,如果乘客能及时逃离受灾车辆则会大大减少损失。然而,在实际灾难发生时,由于各种原因,本应悬挂在车窗边的安全锤常常找不见,而无法及时击碎车窗,延误逃生时机,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夜间发生事故车内无电源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人员慌乱,即使车窗边悬挂了安全锤,也不易找到。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320100595.5公开了一种破窗逃生器,主要由一主体、击槌、及辅助动力结构组成,其中击槌及辅助动力结构设置于主体上,击槌的前端突出于主体的表面,该辅助动力结构由把手、弹性组件、卡合块与释放钮组成,其中,主体上设有一凹孔以供容置击槌,弹性组件设置于击槌与凹孔内面之间,于击槌上设有一环型凸缘,把手枢的一端延伸有一突出部与击槌上所设置的凸缘抵顶接触,另外卡合块亦枢设于主体上,卡合块的一端与释放钮接触,另一端伸入容置击槌的凹孔内,在击槌受到把手突出部的推挤而内缩后退到达定位时,籍由卡合块的阻挡而到达定位。该玻璃逃生器虽然可以击碎玻璃,但其功能单一,若司机的安全带不能正常打开,即使敲碎玻璃也不能逃生,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需要一种功能多样化的汽车逃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既可以击碎玻璃又可以割断安全带等带子的多功能汽车逃生器。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逃生器,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一侧设有一端开口的刀片容置腔,另一侧设有撞针容置腔,所述刀片容置腔内设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刀刃位于刀片容置腔开口端,所述撞针容置腔内设有撞针,所述撞针外套设有弹性弹簧,撞针容置腔开口端设有第二壳体,所述弹性弹簧外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下端面垂直相接。
所述撞针容置腔封口端设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三壳体内设有LED灯。
所述撞针容置腔由第一撞针容置腔和第二撞针容置腔组成,所述第一撞针容置腔和第二撞针容置腔相连通,在第一撞针容置腔底部设有多个围成一圈的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有两个台阶,每个阶梯结构的第一台阶位于同一个水平面,每个阶梯结构的第二台阶构成一个斜平面。
所述第二撞针容置腔的顶端设有一卡槽。
所述第一撞针容置腔靠近刀片容置腔的侧壁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上端设有一斜面。
所述撞针具有针杆,所述针杆顶部具有针头,所述针杆底部具有限位环,所述针头下方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下边缘为弧形。
所述凸台上表面与第二壳体下表面相平行且相接。
所述LED灯外设有灯套,所述LED灯上设有LED灯开关。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挂绳孔。
第二壳体顶部设有保护件。
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在发生车祸或其它汽车灾难时,可用该汽车逃生器的撞针快速打碎汽车玻璃,逃离灾难现场。
如果司机或乘客佩戴有安全带,在车祸发生时,安全带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打开,则可以用汽车逃生器的刀片将安全带切断,帮助人员以最快速度逃生。
该汽车逃生器上具有LED灯,方便在夜间照明,尤其是在车内因事故无电源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所述刀片上未安装第一硅胶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未设有第二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未设有撞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撞针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未设有撞针的压缩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逃生器未设有第二硅胶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述撞针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第一壳体 11、挂绳孔 12、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晓峰,未经余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