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3916.9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崔东;杨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能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发电 逆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逆流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
背景技术
逆流电流是指太阳能供电装置产生剩余电力时将该电能送入市电电网,由于是同市电供电方向相反,所以称为逆流电流。当太阳能供电装置产生的电力不够时,则由市电供电。在现阶段,部门电力部门担心太阳能供电装置并入市电后会造成市电电网的不稳定和产生谐波污染,同时太阳能供电装置并网发电所产生的电量是不可调度的,因此,现阶段太阳能供电装置能否并入市电电网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太阳能供电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急需一种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当太阳能供电装置由于某种原因产生剩余电能时,可通过一些手段加以处理或放弃,防止出现太阳能供电装置向市电电网输电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太阳能供电装置与市电联合供电时,存在太阳能供电装置想市电电网馈电的缺陷,提供一种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用于太阳能供电装置和市电并联供电的系统,所述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分别电连接的开关电路和检测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太阳能功能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以导通或关断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负载电流和逆流电流并将检测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的导通或关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中,所述开关电路是带电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中,所述检测电路主要由电流互感器、电流继电器和功率继电器组成,其中,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负载电流,功率继电器用于检测逆流电流的功率值,所述电流继电器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中,所述功率继电器的检测范围为5.92KW~118.4KW。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中,所述控制电路是电气元件逻辑控制电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检测负载电流和逆流电流,判断是否存在太阳能供电装置将剩余电能回馈入市电电网,从而控制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导通或关断,有效地避免了太阳能和市电联合供电可能出现逆流现象,并避免了市电电网的不稳定和可能产生的谐波污染。此装置控制简单,安装方便,适用性比较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检测并网系统中的负载电流和逆流电流的功率,然后与预设值来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的结果相应地控制太阳能供电装置是否接入供电电路。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其用于太阳能供电装置和市电并联供电的系统,太阳能供电装置和市电产生的电流均通过逆变器向负载设备供电,其中,该光伏并网发电防逆流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分别电连接的开关电路和检测电路;开关电路连接在市电和逆变器之间,作为太阳能功能装置的桥接器,而检测电路连接在负载和市电之间,从而分别检测出负载电流和逆流电流,并将检测的结果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检测信号,控制开关电路的导通或关断,即:
开关电路导通的条件:
1、运行的负载值大于预设的负载值时候,通过一定的时间延时,闭合开关电路,太阳能供电装置并入市电电网;
2、没有出现逆流电流向市电电网馈电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时间延时,闭合开关电路,太阳能供电装置并入市电电网。
开关电路关断的条件:
1、运行的负载值小于预设的负载值时候,通过一定得时间延时,关断开关电路,太阳能供电装置脱离市电电网;
2、出现逆流电流向市电电网馈电输送时,通过一定得时间延时,关断开关电路,太阳能供电装置脱离市电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能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能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柱上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