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电脑的硬盘减震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33918.8 申请日: 2009-07-15
公开(公告)号: CN201489821U 公开(公告)日: 2010-05-26
发明(设计)人: 颜悌君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合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11B33/08 分类号: G11B33/08;G06F1/18;B60R11/02;G11B33/12
代理公司: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代理人: 易钊
地址: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车载 电脑 硬盘 减震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电脑的硬盘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电脑装置是汽车智能化的后PC时代IT产业产品,它采用标准微机体系结构进行设计,是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讯、移动存储和传感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功能集成全面、硬件平台稳定、环境适应强等特点,整体设计超过国家工业控制用机标准并达到欧洲标准,采用高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器件制造、新颖的设计在体积、安装、防污染、抗震动、维修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考虑,开创了汽车自动化控制和移动办公相结合的先例,并且这些功能可根据不同的汽车类型和用户需求进行组合选配,以满足各种汽车产品和驾驶员的全新需求,同时为未来新的科技发展预留了集成空间。

据CCID权威市场专家估计,在汽车电脑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下,通过将我国两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系统集成产业与汽车工业)进行融合,形成每年4000亿美元的汽车电子市场,将成为新的重大经济增长点。车载电脑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及商用测试。由于该系统的开发具备高起点、高要求的特点,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产品。

然而,由于汽车环境的特殊性,汽车行驶的震动给车载电脑的存储设备提出了比普通电脑更高的要求,对数据的存储安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普遍采用的存储设备有磁介质硬盘、光盘、电子盘以及固态硬盘,相较而言,电子盘存储容量小、读写速度慢、价格高,在多媒体存储中显得不合适;而光盘的单碟容量有限、读写不便;固态硬盘虽说稳定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容量小、价格昂贵;因此需要使用磁介质硬盘,磁介质硬盘不仅容量大、读写速度快,而且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价格也较低廉,以下对磁介质硬盘的工作原理进行详述:

概括地说,磁介质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则正好与此相反。

硬盘基本上由控制电路板和盘体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盘头组件(Hard Disk Assembly,HDA)是构成硬盘内部结构的核心,封装在硬盘的净化腔体内,包括浮动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盘片及主轴驱动机构、前置读写控制电路等。

浮动磁头组件由读写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分组成。磁头是硬盘技术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实际上是集成工艺制成的多个磁头的组合,它采用了非接触式头、盘结构,加电后在高速旋转的磁盘表面飞行,飞高间隙只有0.1-0.3μm,可以获得极高的数据传输率。现在转速达7200RPM的硬盘飞高都低于0.3μm,以利于读取较大的高信噪比信号,提供数据传输存储的可靠性。

磁头驱动机构由音圈电机和磁头驱动小车组成,新型大容量硬盘还具有高效的防震动机构。高精度的轻型磁头驱动机构能够对磁头进行正确的驱动和定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定位到系统指令指定的磁道上,保证数据读写的可靠性。

盘片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现在的盘片大都采用金属薄膜磁盘,这种金属薄膜相较于软磁盘的不连续颗粒载体具有更高的记录密度,同时还具有高剩磁和高矫顽力的特点。

主轴驱动机构包括主轴部件如轴瓦和驱动电机等。随着硬盘容量的扩大,主轴电机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主轴电机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导致了传统滚珠轴承电机磨损加剧、温度升高、噪声增大的弊病,对速度的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因而现在的硬盘基本都采用精密机械工业的液态轴电机(Fluid dynamicbearing motors)技术,液态轴承电机使用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可以避免金属面的直接磨擦,噪声和温度减小到最低。而油膜具有有效吸收震动的能力,可以提高主轴部件的抗震能力,从理论上讲液态轴承电机无磨损,寿命无限长,是目前超高速硬盘的发展趋势。

前置读写控制电路控制磁头感应的信号、主轴电机调速、磁头驱动和伺服定位等,由于磁头读取的信号微弱,将放大电路密封在腔体内可减少外来信号的干扰,提高操作指令的准确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