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自动变速箱及其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4627.0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峰;文耀良;黎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124;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变速箱 及其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汽车自动变速箱(AMT)及其使用的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对于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定子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磁铁、安装在壳体两端的端盖等,转子包括转轴、固定到转轴上的转子铁芯、换向器、缠绕在转子铁芯的齿上的电枢等。定子的端盖安装有轴承用于支撑转子的转轴,使转子能够相对于定子转动。轴承包括内环、外环、安装在内环和外环之间的保持架、安装在保持架上的滚动体(例如滚珠),轴承的内环固定在转轴上,而外环安装到端盖中。转子的转轴一端穿过轴承并伸到电机壳体外,作为输出端对外提供驱动力。现有的电机通常在轴承内环与外环之间安装密封圈,以尽可能地避免外界污染物通过轴承进入电机。
但是,因为轴承通常以压入的方式安装到端盖中,轴承与端盖之间的密封性不够好,导致外界污染物依然能够通过轴承和端盖之间的缝隙进入电机。例如,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AMT)中,油泵周围会存在的油滴很容易通过轴承外环与端盖之间的缝隙进入电机,从而引起电机故障,进而导致汽车的自动变速箱故障。
因此,亟需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电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电机,可适用于汽车的自动变速箱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包括定子和安装到定子内的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端部的端盖,所述端盖安装有轴承用于支承所述转子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从所述轴承伸出电机外作为输出端;所述轴承包括内环、位于内环外周的外环、安装在外环和内环之间的保持架、安装在保持架中可在内环和外环之间滚动的滚动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轴承端部用于闭合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的缝隙的密封圈;所述端盖包覆成型在所述外环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内环并与所述内环过盈接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轴承的外环的外侧表面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端盖的一部分填充到所述凹槽中。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轴承的外环的外侧表面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并闭合的凹槽,所述端盖的一部分填充到所述凹槽中;所述轴承还包括一个刚性项圈安装在所述凹槽中,项圈的内缘位于所述凹槽内,项圈的外缘凸出于所述外环的外侧表面并嵌入到所述端盖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了上述电机的汽车自动变速箱,该电机用于驱动汽车自动变速箱内的液压泵。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端盖包覆成型(overmold)到轴承外环的外侧表面,防止外界污染物通过轴承与端盖之间的缝隙进入电机;轴承具有密封圈用于闭合轴承内环与外患之间的空隙,防止外界污染物通过轴承进入电机;轴承的内环与转轴为过盈结合,防止外界污染物通过内环与转轴之间的缝隙进入电机,从而使得电机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机的轴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轴承卸下密封圈后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电机的一个端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机的轴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机的纵剖示意图,参考图1,该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可相对于定子转动。定子包括壳体及其端盖1、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磁铁、碳刷等部件。转子包括转轴2、安装到转轴2的换向器和转子铁芯、缠绕在转子铁芯的齿上的绕组等部件。端盖1上安装有轴承3,转轴2的一端由轴承3支承并伸出电机壳体外,该伸出部分作为输出端向外部提供驱动力。在本实施例中,电机的输出端用于驱动汽车电子变速箱(AMT)的液压泵,例如液压油泵。AMT包括油泵、电机、齿轮箱等部件,AMT的构造已为业界所熟知,且不是本发明的重点,此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PS定位终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刷架结构及含有该结构的直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