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4672.6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源;夏泽光;李宁;陈锡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8 | 代理人: | 陈小耕 |
地址: | 5121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雾透气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集油雾、防止设备油液溅出的透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得油箱中的气压与大气保持基本平衡、从而获得正常操作所需的油箱内部压力,齿轮箱及空压机等设备的油箱都设有透气装置。
但现有设备的透气装置其形式都是通孔式透气管或在透气管中加装编织网。由于传统透气装置过于简陋,其对设备运转时雾化的油液并不能有效的收集,致使油雾顺透气器溅出:普通大小的减速机每日通过通孔透气管外溢油雾约为20ml,回流量大的油站外溢则更多。外溢油雾既使得设备润滑油液外排浪费和减少过快,也增加了员工清洁设备的强度,还污染了设备和现场的外观和环境,影响设备和现场的外观容貌。传统油箱透气装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捕雾器,该捕雾器具有如下优点:捕雾效果大幅提高,避免箱体内油雾的外溢,减少油垢对设备和环境的污染。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捕雾器,其包括透气帽、透气管、过滤和捕捉油雾的捕雾芯,而所述捕雾芯包括片状体,该片状体相互间的间隔形成透气通道,该片状体的表面形成捕雾面。
传统的透气管或者不设捕雾器,或者捕雾器中的捕雾芯为简单的编织网,以致或者油雾得不到有效拦截,或者虽经拦截但油雾在编织网捕雾芯表面凝结难以回流,造成捕雾芯的气流阻力增大通气不佳,反过来导致气流带油雾喷出。针对传统透气管或传统捕雾器的结构原理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改进结构的捕雾器,采用不易堵塞的片状体间隔来形成捕雾器的透气通道,采用连续平滑的片状体表面来形成捕雾面和回流通道。这样一来,捕雾芯就能既保证气流顺畅流出,同时还保证油雾在一些很大的连续表面上凝结并顺畅地回流到油箱;亦即本实用新型捕雾芯使得油雾与气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高效顺畅地实现捕集油雾,保证油箱内外气流畅通。透气帽则能对设备箱体进行透气、通气作用的同时,防止环境中的粉尘进入油箱。试用证实:本实用新型捕雾器,可以完全消除运转设备的箱体内油雾外溢,做到设备无外溢油垢,减少油垢对设备和环境的污染,减少油液外排浪费,也降低了员工清洁设备的强度。
为了适应不同的油液、油温、油箱类型等具体情况,本实用新型开发出如下三种具体结构的捕雾芯:
作为一种优选的螺旋气流(旋流式)捕雾芯结构,所述片状体为1片或2片以上的螺旋带,所述捕雾芯还包括中心圆柱体,所述螺旋带安装在中心圆柱体周围且绕中心圆柱体螺旋上升,上圈螺旋带与下圈螺旋带之间的间隔构成透气通道。其中,混合物在上升过程中流经旋流芯的时候,因旋流芯的螺旋通道横亘在混合物中的雾状液态等物质的上升路径中,便可以直接将雾状液态等物质截留于螺旋通道,并经过累积后沿着螺旋通道向下回流至油箱,气态物质则沿螺旋通道上升最终进入大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折流气流(折流式)捕雾芯结构,所述片状体为逐层叠放的一或多组挡板;相邻两层挡板间有空隔,其中之一为直径与所述透气管内径相配的带环形分布气孔的环孔挡板,另一为直径较小的折流挡板。其中,混合物上升进入折流式捕雾芯时,折流挡板与环孔挡板所形成的折流通道对混合物中的雾状液态等物质起到吸附、凝结的作用,从而实现雾状液态等物质的截留,汇集后回流至油箱。
作为一种优选的直流气流(直流式)捕雾芯结构,所述片状体为辐辏相连的多个直立隔板,所述捕雾芯还包括中心柱体和直径较小的中部绕流挡板,多个直立隔板安装在中心柱体周围且其外周与所述透气管内径相配,中心柱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上、下气流挡板,上、下气流挡板中间开设有通气孔。其中,混合物在上升运动中,液滴物质的微观运动主要是油箱中的喷溅力而造成的飞溅运动,飞溅运动的方向为发散状。绝大多数飞溅的液滴在直流捕雾芯狭长的通道中直接撞击侧壁而被吸附、截留,汇集后沿壁面回流油箱。垂直向上飞溅的滴状液态等物质则会被中间的绕流挡板吸附、截留,进而沿壁面回流油箱。
为进一步增加油雾回流效率、优化捕雾器安装结构:所述透气管的上端包括凸缘,透气管上端的外周与透气帽的内周通过螺纹连接,在凸缘上还环形分布有出气孔。这种结构能够在保证透气、通气作用的同时,进一步防止环境中的粉尘进入油箱。
所述透气管的上端包括汇集和回流油液的漏斗形锥面。
所述捕雾器还包括盖在所述捕雾芯上方的孔板。
所述透气管的上端包括一圈沉槽,所述孔板配合在该圈沉槽之内。
所述捕雾器还包括与储油容器配合的联结头。
所述联结头与所述透气管间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袋除尘器中布袋的排布结构
- 下一篇:用于跑鞋跳鞋在塑胶场地足迹标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