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茶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4893.3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华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6;A45F3/16;A45C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9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折叠 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茶器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以户外使用的新型折叠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茶具一般为不可折叠式的茶具,对于经常在户外使用茶具的使用者来说,不可折叠式的茶具由于体积大,搬运困难,非常不方便使用,因而设计一种可以方便携带且可折叠成提箱式的户外茶具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体积较小可以方便携带的户外使用的新型折叠茶具。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折叠茶具,该折叠茶具包括二个可互相铰接折叠成提箱的茶盘,二茶盘展开后呈连接的茶具桌面,在茶盘下方各设有二个可折叠于提箱内的支撑脚。每个茶盘上均设有二个支撑脚,当二茶盘展开后,同时将支撑脚展开时,即可以将二茶盘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茶桌面,该茶桌面由各茶盘的各支撑脚支撑形成独立的茶具组成。
所述的二茶盘折叠呈提箱后在提箱内形成可以装置有茶杯、杯托的空腔。该空腔内还可以放置其他的茶具工作件,如杯夹、茶勺等工作件等等。
一种使用于如上述折叠茶具的茶杯托,所述的茶杯托包括托框及托框内设有可装置多个茶杯的间隔,托框外侧设有扣位与茶盘侧沿所设有的凸起相扣合固定。所述的茶杯托的扣位可以扣置于茶盘的任何一侧沿的凸起上,嵌扣住侧沿的凸起即可。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泡茶的操作,同时给整个茶具组合增添了另类的审美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二个可互相铰接折叠成提箱且展开后呈连接的茶具桌面的结构,同时在茶盘下方各设有二个可折叠于提箱内的支撑脚,使展开后的茶具桌面具有完整的支撑脚独立使用,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可以在折叠成提箱的内腔里装置有茶杯、杯托等其他泡茶辅助用件,非常方便实用,而且折叠后的提箱体积较小可以方便携带,非常适合使用者户外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茶盘展开后连接成茶具桌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成提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折叠成提箱后内腔装置有茶杯杯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茶盘展开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新型折叠茶具,该折叠茶具包括二个可互相铰接折叠成提箱的茶盘1、茶盘2,二茶盘展开后呈连接的茶具桌面,在茶盘下方各设有二个可折叠于提箱内的支撑脚3。每个茶盘上均设有二个支撑脚,当二茶盘展开后,同时将支撑脚展开时,即可以将二茶盘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茶桌面,该茶桌面由各茶盘的各支撑脚支撑形成独立的茶具组成。
所述的茶盘1、茶盘2折叠呈提箱后在提箱内形成可以装置有茶杯、杯托的空腔。该空腔内还可以放置其他的茶具工作件,如杯夹、茶勺等工作件等等。
一种使用于如上述折叠茶具的茶杯托,所述的茶杯托包括托框4及托框内设有可装置多个茶杯的间隔5,托框外侧设有扣位6与茶盘侧沿所设有的凸起相扣合固定。所述的茶杯托的扣位可以扣置于茶盘的任何一侧沿的凸起上,嵌扣住侧沿的凸起即可。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泡茶的操作,同时给整个茶具组合增添了另类的审美观。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二个可互相铰接折叠成提箱且展开后呈连接的茶具桌面的结构,同时在茶盘下方各设有二个可折叠于提箱内的支撑脚,使展开后的茶具桌面具有完整的支撑脚独立使用,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可以在折叠成提箱的内腔里装置有茶杯、杯托等其他泡茶辅助用件,非常方便实用,而且折叠后的提箱体积较小可以方便携带,非常适合使用者户外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华,未经张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