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帽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5145.7 | 申请日: | 200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359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曦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 红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发光帽。
背景技术
当前,一些厂商在帽子上设置发光体从而构成发光帽,以便提供必要的照明或安全警示功能。这种发光帽主要包括帽体、帽舌、发光体、电路板、控制开关以及电源,其在电路板设置有较复杂的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多种发光效果以适应各种应用环境。然而,现有发光帽具有如下缺陷:
1、由于需采用电路板,且一般为硬电路板,其体积相对较大,使得厂商在帽体上设计安放电路板的区域及空间时大伤脑筋;
2、现有的发光帽的控制开关一般设置于帽舌下表面的靠某一侧处,例如:设于靠左侧或靠右侧,通常较适合同一侧的手进行控制,若戴帽者习惯用手与控制开关所设位置不在同一侧时,控制操作则有所不便;
3、现有发光帽通常是在控制开关外部直接蒙上一层外饰层,例如:布层或塑胶膜,可避免控制开关直接外露,起到美观功效,但所述外饰层若绷不紧,则有碍美观,若绷紧,控制开关又很易被触动而意外关闭或点亮发光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帽,其结构简洁、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帽,包括帽体、自帽体前部伸出的帽舌、发光体、控制开关及电源。帽舌包括主体层,所述发光体设置于帽舌的主体层的下表面并自帽舌前缘露出,所述发光体与控制开关相连,而控制开关又直接与电源相连。
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帽舌的主体层下表面的左右对称中轴线上。
所述控制开关的外部还设有一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罩住该控制开关。
所述保护框外侧还设有具粘性的覆盖膜,覆盖膜粘贴于帽舌的主体层上而将保护框固定于主体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发光体连接控制开关后直接与电源相连,而省略了现有发光帽的电路板,从而使整体结构更为简洁,可降低成本;
2、将控制开关设置于帽舌的主体层下表面左右对称中轴线上,不论是左手还是右手均能方便地进行操作;
3、通过设置保护框,即使外饰层绷紧,外部的碰撞冲击由保护框承受而起到缓冲作用,以避免因不必要的触动而启闭控制开关,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帽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帽的控制开关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光帽的保护框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光帽的保护框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帽的后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帽,包括帽体1、自帽体1前部伸出的帽舌2、发光体3、控制开关4及电源5。
所述帽体1后部设有调节带10,所述帽体1后部还设有安全警示灯(图未示出),该安全警示灯优选设于调节带10上。而帽舌2包括主体层20以及蒙设于主体层20外表面的外饰层(图未示出)。由于帽体1、帽舌2的结构与现有帽子的结构并无实质差异,在此不多赘述。
所述发光体3设置于帽舌2主体层20的下表面并自帽舌2的前缘露出,当然,也可是在主体层20的前缘处设若干个槽口(图未示出),将所述发光体3设置于这些槽口内。所述发光体3与控制开关4相连,而控制开关4又直接与电源5相连。所述控制开关4优选设置于帽舌2主体层20下表面的左右对称中轴线上。
为较好地避免控制开关4被意外触动,而在所述控制开关4的外部还设有一保护框40,所述保护框40罩住该控制开关4。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保护框40的中部还可设有一供控制开关4露出的开孔400。当然,保护框还可由弹性体制成,借助于其弹性,不需开设开孔也能对保护框40内侧的控制开关4进行操作。组装时,还在所述保护框40外侧设有具粘性的覆盖膜42,覆盖膜42粘贴于帽舌2的主体层20上而将保护框40固定于主体层20上,最后,再在主体层20外表面蒙设外饰层即可。利用具有粘性的覆盖膜42来组装控制开关4及保护框40,组装非常方便,且易拆换,便于维护。
所述电源5可以采用电池盒50,并在电池盒内设置电池(图未示出),而所述电池盒50设于如下位置中的任意一个:帽体1的左侧、帽体1的右侧、帽舌2的后缘、帽体1后部的调节带10上,如图1、图2所示,电池盒50设置于帽体1的右侧,而如图5所示,即是将电池盒50设置于帽体1后部的调节带10上。在所述电池盒50上设有电源开关54,以与控制开关4配合,起到双重控制功能。当然,所述电源5也可直接与控制开关4相连的高压电池或电池组,例如:9V电池等,从而可省略电池盒50,结构进一步得到简化。所述电源还可采用太阳能电池,具体设计为在帽舌上表面设太阳能板,再于适当的位置处设置充电电池组与该太阳能板相连,通过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于充电电池组内以供需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曦,未经李光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5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稳定杆连接杆结构
- 下一篇:改进后的功能结构件及材料组成结构